内容简介
本书以现代职业院校非遗教育为指导思想编写,内容涉及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背景、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理论、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影响因素、国外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经验与启示、中国夏布织造传承的多样、“镇校室”三界协同机制、“做三链衔接机制、“道艺行”三维一体的素质体系、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保障策等主要范畴,对夏布织造技行梳理、分析,构建了夏布织造技艺产育的“小镇”模式,形成产教融合培养技术技能人才的教学成果。
目录
绪论
章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历史逻辑与时代背景……(13)
节我国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历史逻辑
节现代职业教育传承夏布织造的“新时代”背景……(24)
章 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理论…
节核心概念
节 理论基础
第三章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影响因素·
节微观影响因子
节宏观影响因素
第四章国外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的经验与启示·
节国外手工艺传承与工匠文化概述
节国外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方式的历史变迁与模式…(10pan>)
第三节典型国家非遗技艺传承的经验——以“匠人之国”日本为例
第四节 国外启示与我国非遗传统手工技艺传承实践………(126)
第五章中国夏布织造传承的多样
节大师工作室型学校教育模式
节产品生产型技艺传承教育模式
第三节社会培训技艺教育模式
第四节学校现代学徒制传承模式
第六章“镇校室”三界协同机制
节“镇校室”三界协同机制的概述
节“镇校室”三界协同机制的运行
第三节“镇校室”三界协同机制的保障
第四节“镇校室”三界协同机制的成效
第七章“做/span>”三链衔接机制
节“做/span>”传承的理论基础
节“做/span>”传承的内在逻辑
第三节“做/span>”传承的外显运行
第四节“做/span>”传承模式——现代学徒制新模式实证……(184)
第八章“道艺行”三维一体的素质体系
节“道艺行”三维一体的理论
节“道艺行”三维一体的内容
第三节“道艺行”三维一体的运行与评价
第九章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保障策略
节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保障政策
节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师资队伍
第三节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实台
第四节现代职业院校传承夏布织造的文化环境
结语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自从20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民间文艺家冯骥才提出“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大门开启。2003年此项工程正式启动,到2005年非物质文化遗产全国普查工作展开,今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运动开展得如火如茶。其中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也遇到了诸多困境,本书试图探索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院校传承方式,具体基于以下考虑:
保护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诉求。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中的重中之重,公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已有4批,共计1517项,其中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多,达166项,约数的1/10,可见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地位。党的十八届五明确提出,要“构建中华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加强文化遗产保护,振兴传统工艺”。国家对传统文化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把振兴传统工艺上升为国家战略,这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新要求,也是提升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新契机。同时,伴随着世界经济、科技一体化和机械化、现代化的快速发展,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了巨大的挑战,大量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出现了传承人后继乏人、传承环境变化等问题。因此,对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行研究、传承和保护紧迫而又重要。
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中共十八届三在《关于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提出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要求,即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其中“完善中华传统文化教育”被列入改革领域,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传统文化的精华,对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学校传承研究,既有利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又能教育领域深化改革。
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需求。20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年,《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中提出:“推动职业学校与行业企业共建技术工艺和产品开发中心、实验实台、技能大师工作室等。”同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中提出:“将民族产品、工艺文化纳入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将民族文化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着力推动民间传统夏布织造传承模式改革,逐步形成民族工艺职业院校传承创新的现代机制。”因此,将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融入职业院校教育是对国家政策的积极落实,也是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现实需要。
(二)研究意义
pan style="font-family: 宋体;">理论意义
目前,有关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方面的学术研究,主要涉及传统手工技艺传承人研究、个案研究、传统传承模式研究等方面,虽然有将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融入学校教育的研究,但是局限于中小学简单的活动课,较少涉及职业院校系统传承传统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研究。本研究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院校传承等核心的概念梳理,开展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院校传承困境现状调查而提出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院校传承建议。因此,本研究不仅能够在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院校传承研究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研究加深理论探讨,而且还能够丰富教育学、民俗学和人才学的研究成果。
2.实践意义
在当代全球化大背景下,伴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产业不断升级,产业技术日新月异,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受到严重冲击,许多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种冲击下迅速衰落甚灭绝。因此,在丰富理论研究的同时,开展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学校传承研究,搭建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院校教育之间的桥梁,有利于传统夏布织造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机制的优化,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及职业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