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养生美容教程

价格 6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7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参考古今医学文献,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和教学体会,较详细地阐述了中医养生美容基础理论、基本原则和饮食美容、按摩美容、美容、方剂美容,以及各种方法在面部皮肤、口齿、眼部、头发、形体、手部美容中的综合运用.

目录

章中医养生美容基础理论/1节阴阳五行与美容/1一、阴阳学说与美容/1二、五行学说与美容/3节脏腑与美容/6一、心与美容/7二、肺与美容/8三、脾与美容/10四、肝与美容/11五、肾与美容/13第三节经络与美容/15一、经络的组成/15二、十四经的循行路线/18三、经络与美容的关系/30第四节气血津液与美容/31一、气与美容/31二、血与美容/32三、津液与美容/32第五节七情与美容/33第六节四时与美容/35第七节体质与美容/37第2章中医养生美容基本原则/39一衡阴阳/39二、调和五脏/40三、疏通经络/41四、调理气血/42五、注重养神/43六、顺应四时/44七、因人而美/44第3章饮食美容/46节美容食物概述/46一、美容食物的四气/46二、美容食物的五味/47三、美容食物的升降浮沉/48四、美容食物的归经/48五、美容食物的作用/49六、美容食物的配伍/49七、美容食物的宜忌/50节常用美容食物/51一、粮食类/51二、蔬菜类/54三、果品类/58四、肉蛋奶类/62五、水产品类/65六、调味品类/67第4章按摩美容/69节按摩美容常用手法/69一、放松类手法/70二、温通类手法/79三、助动类手法/88四、整复类手法/92节按摩美容的常用腧穴/93一、头面部/93二、胸腹部/99三、背部/100四、四肢部/102第三节按摩美容的常用部位/104一、头面部/104二、腹部/107三、腰背部/108四、四肢部/108第四节按摩美容的施术原则及注意事项/109一、施术原则/109二、注意事项/109第5章美容/110节基本知识/110一、的产地、采集和炮制/110二、的能/111三、的剂量和用法/112节常用美容/114一、解表药/114二、清热药/118三、泻下药/123四、祛风湿药/124五、芳香化湿药/126六、利水渗湿药/127七、理气药/128八、消食药/130九、止血药/131十、化瘀药/132十一、化痰喘药/135十二、安神药/138十三肝息风药/139十四、补虚药/140十五、收涩药/145第三节化妆品/147一、化妆品的基本知识/147二、化妆品的原料/151三、化妆品的制备工艺/165第6章方剂美容/171节方剂基本知识/171一、方剂的组方原则/171二、组方变化/172三、美容方剂常用剂型/172节常用中医美容方剂/175一、治风剂/175二、清热剂/177三、祛湿剂/180四、理气剂/182五、理血剂/183六、补益剂/184七、其他类/188第7章养生美容/190节面部皮肤的美容/190一、驻颜祛皱/190二、润肤泽面/195节口齿的美容/200一、美齿/200二、香口/203第三节眼部的美容/206一、饮食法/206二、按摩法/207三、内服法/208四、外用法/210第四节头发的美容/211一、润发乌发/211二、固发/215第五节形体的美容/218一、健身美体/218二、洁肤香身/219第六节手部的美容/221一、按摩法/221二、内服法/222三、外用法/222参考文献/224

摘要与插图

第1章中医养生美容基础理论节阴阳五行与美容阴回学说与美容附附学说、是中国占代补素的对立技一理论、用以图弊下由回力事于物的发展和变化、是古人用来认识和解释世并的一种世单过和力法论:在中医养生美荐的理论和实践中具育广泛的应用、(一)阴阳的概念阴附是对自然算和互关联的某些事物和现单对立汉方的属照括,既可以标示相互对立的事物和现象、又可以标示同一事物成用象相互对立的两个方面,前者如关与地、目与月、水与火;后者如寒与热、升与降、明与暗等、它们部是对立统的、也是说、宇宙间的任何事物部可以概括为回和阳、日问一种事物内部又可以分为阴和图、商每一事物中阴和附的住问一方都可以再外阴阳、以无穷,故(黄帝内整、素间、阴阳离合论》目;“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教之可千,推之可万、万之大不可胜数、然其要一也、”阴阳衬的含义是补素的、指目光的向背而言,朝向目光则为间,背向目光则为阴、《说文解字》日:“阴、暗也、水之南、由之北也,”“目、高明电,“(说文解字、义证》:”高明也、对阴言也、“随着吉人阅察范围的扩展,阴目的补素吉义连得到引申、到后几乎把自然界所有事物和现象都则分为阴与目两个方面,故(黄省内经·素同·阴阳应象大论》认为:“阴阳者、人地之道也,”一般地说,儿是的、外向的、上升的、温热的、无形的、明亮的、兴奋的都属于阳,相对静止的、内守的、下降的、寒冷的、有形的、海暗的、神制的都属于阴,(二)阴阳学说的基本内容阴阳学说阐述了一切事物和现象发展和变化的规律。其内括了阴阳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消衡和相互转化。1.对立制约是指属相反的阴阳双方在一个统一体中的相互斗争、相互制约和相互排斥。自然界一切事物或现象都存在着相互对立的阴阳两个方面,如上与下、左与右、天与地、动与静、出与入、升与降、昼与夜、明与暗、寒与热、水与火等。春夏温热,是因为春夏阳气上升秋冬寒凉之气;秋冬寒冷,是因为秋冬阴气上升了春夏温热之气。对人体而言,机体生命活动和新陈代谢为阳,为阴,两者相互制约,从而维持人能的协衡。阴和阳既是对立的又是统一的,正是由于阴与阳之间的这种相互对立制约才维持了阴阳之间的动衡,从而了事物的发展和变化。2.互根互用指阴阳双方互相依存,相互为用的关系。互根,对立的阴阳双方互相依存,任何一方都不能脱离另一方而单独存在,每一方都以对方的存在作为自己存在的前提和条件。如上为阳,下为阴,没有上也无所谓下;热为阳,寒为阴,没有热同样无所谓寒。阳依存于阴,阴依存于阳。互用,是指阴阳双方相互资生、和助长对方。如人体的物质能之间相互依存、与资生。如冰注《黄帝内经·素问·生气通天论》言:“阳气根于阴,阴气根于阳,无阴则阳无以生,无阳则阴无以化。”3.消衡阴阳之间的对立制约、互根互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始终处于一种消长变化过程中的,阴阳在这种阴消阳长、阳消阴长的变化中达到动衡。这种消长变化是的,而动衡则是相对的。例如四季气候的变化,从冬春及夏,气候由寒逐渐变热,这是“阳长阴消”的过程;由夏秋及冬,气候由热逐渐变寒,这是“阴长阳消”的过程。四时气候的变迁、寒暑的更易,反映了阴阳消长的过程。从整体来看,阴阳还是处于动衡状态的。4.相互转化阴阳双方在条件下可以各自向其相反的方向转化,即阳可以转化为阴,阴可以转化为阳。阴阳相互转化,一般都产生于事物发展变化的“极”阶段,即所谓“物极必反”。如果说阴阳消长是一个量变的过程,那么阴阳转化则是量变基础上的质变。《黄帝内经·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言“重阴必阳,重阳必阴”、“寒极生热,热极生寒”,《黄帝内经·素问·天论》言“物生谓之化,物极谓之变”。《黄帝内经·灵枢·论疾诊尺》说:“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三)阴阳学说在中医美容学中的应用人体是一个有机整体,人体内部无处不体现着阴阳对立统一的关系,组成人体的所有形体组织,既是有机联系的,又可以根据其所在部位能特点分为互相对立的分。人体脏腑组织按大体部位来分,上部属阳、下部属阴,体表属阳……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