雅俗之间(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端砚撷珍)(精)

价格 36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0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端砚,广东省肇庆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是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与甘肃洮砚、安徽歙砚、山西澄泥砚齐名。出产于唐代初期端州(今广东肇庆市东郊的端溪),故名端砚,距今已有一千三百多年的历史。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馆藏的历代各类民间工艺美术品和文物标本1万多件(套),分陶瓷、织绣、雕刻、杂项四大类。该馆所藏明清以来广东石湾窑的艺术陶瓷4000多件,不仅数量大,而且精品多。本书以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端砚为基础,图文并茂,配合研究文章,形成研究图录。将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藏端砚展现给读者,有较强的研究和可读。

目录

序概述图版后记

摘要与插图

一说到砚台令人联想起古时的文人雅士,身穿丝麻的大袖宽袍,端坐在窗明几净的书斋,说不定还确书童或者红袖添香的小妾,侍候在旁。在教育尚未普及的岁月,读书写字。的确是一种特权,风雅不光需要悠闲,更需要文化累积,不是代代种田的人家能轻易承受的。所谓雅俗之间的界线,说穿了不外是用靠什么穿衣吃饭来界定的不过话说旧来,今天我们在占玩市场,甚或各大博物馆展厅所看到的砚台,未必全然是文人墨窖的玩好之物。试想想,在科举时代的清朝,每三年一场的殿试有三四千名学子.干里迢迢从各省赴京应考。要取得上京的资格,先得要在三年一次的省试过关。要报考省试,先得在乡试过关。这盛况也许比不上高考,但在全同上下,隔年投考乡试的学有一百万人以上更遑论粗读过书但从未敢报考的大多数,他们每人用上一二个砚台也不为多罢。另外加上其他需要识字的各行各业,例如先生、药铺伙计、当铺掌柜等等,更不用说医师、画师、状师、写字师傅等文化较高的专业人士了。这数量惊人的砚台,是由谁来采石雕作的呢?这些日用砚,破碎丢失的肯定不少,其余幸存的,今天又被搁到哪里去了呢?识字小民来写一部端砚文化传以清代历史建筑陈家祠为馆址的广东民间工艺博物馆(以下简称工艺馆”),历年来通过接受捐赠,或是从文物店购入的,已经累积了200多方石砚,其中126方被编入这册图录出版。正因为工艺馆和其他同是博物馆的博物馆不一样,是专以推动生活的民俗文物和传统手工艺为宗旨,所以在筛选入馆或是入册的砚台........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