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力工业史:综合卷

价格 26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0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在中电联下,利用二三年的时间,组织电力行业相关单位和专家,梳理中国电力工业发展的历程,搜集相关史料,完成《中国电力史综合卷》的编写任务。按照《中国电力史综合卷》编纂的整体要求,本书共四编,分为章、节、目三级大纲。第四编的时间划分分别为:编1882-1949,编1949-1978,第三编1978-2002,第四编2002-2019。

目录

目录前言凡例 绪论 1一、中国电力工业较早起步和艰难发展 1二、计划经济下的电力工业 2三、电力工业在改革开放中快速发展 4四、深化电力改革和电力工业跨越式发展 6五、新一轮电力改革和电力工业高质量发展 8六、电力工业的发展成和经验 12 **编 中国电力工业的初步发展(1882—1949)**章 晚清时期的电力工业(1882—1911) 25 **节 中国电力工业的发端 26一、上海电力工业的创始 26二、北京西苑电灯公所成立 29三、外国商人在天津竞相创办电厂 30四、黄秉常在广州创办中国**民办电灯公司 32五、清修建旅顺大石船坞电灯厂 32六、刘铭传与台北兴市公司 33七、镇江大照电灯公司创办 33节 外国资本在华投资兴办电厂 34一、英国设立香港电灯公司和香港中华电力公司 34二、英国创办粤垣电灯公司与广东电力股份有限公司的变迁 34三、德国商人在青岛设立电灯厂 35四、德国商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电气灯公司 35五、俄国商人在内蒙古胪滨开办电厂 36六、葡萄牙商人在澳门设立电灯厂 36七、英国商人在焦作煤矿设自备电厂 36八、法商在上海设立电灯公司并建电厂 36九、英国商人在汉口建电灯厂 37十、日本在南满铁路沿线设立电厂 37第三节 民族资本兴办电业 37一、杭州、宁波等地有识之士筹资办电 38二、京师华商电灯股份公司兴建西城根电厂 39三、苏州振兴、无锡耀明等电灯公司建成发电 39四、汉口既济水电公司 40五、上海闸北水电公司 41六、芜湖明远电灯公司 42七、南昌开明电灯公司 42八、湖南电灯公司 43九、福建耀华电力公司 44十、长春商埠电灯公司 44第四节 电力的初期应用和电学专业肇始 45一、湖北工矿企业自办电厂用于照明和生产 46二、唐山开滦煤矿生产用电 47三、北洋水师大沽造船所装设发电机自用照明 47四、四川电力的初期生产和应用 47五、北京等城市陆续开通有轨电车 49六、电能计量**在上海出现 50七、电学专业肇始 50 章 民国初期的电力工业(1912—1927) 53**节 北洋的电业管理 53一、电业管理及相关条例的颁布 53二、***临时的教育法令与电力人才培养 55节 民族资本电业与官办电业的同步发展 55一、江苏省民族资本电业的快速发展 55二、浙江民族资本电业的“五颗明星”与杭州大有利电厂 57三、京师华商电灯公司的扩展 58四、浦东电气公司的成立与上海闸北水电公司易主 58五、中国大陆**座水电站——石龙坝水电站建成 59六、东北民营和官办电业与日本“南满电”的抗争 60七、官办南京金陵电灯厂*名 62八、噶厦建成夺底水电站 62九、城市电网和独立电力调度室的出现 62十、民族电器制造业工厂的陆续开办 63第三节 外国资本电业的强势扩展 65一、上海江边电站(杨树浦电厂)成为远东**大电厂 65二、上海法商电车电灯公司的高额利润 65三、天津比商电车电灯公司肆意违背合同 67四、美商上海电力公司的四大策略 67五、被外资控制的沪西电力股份有限公司 69 第三章 南京***时期的电力工业(1928—1937) 71**节 电业管理政策和电业民间组织的出现 71一、电业管理的政策与法规 72二、电压、周波等技术标准的统一 73三、中华全国民营电业联合会成立 73四、中国电机工程师学会成立 73节 电力工业向**垄断方向发展 74一、电业管理机构逐步健全 74二、接办电厂和民营电厂 76三、统制政策的思想源头与现实需求 78四、电力工业统制政策实施后引起的变化 79五、民族资本电业对统制政策的强烈抵制 80第三节 电力工业的发展状况 81一、发电装机取得较快发展 81二、地区电网及其调度机构 81三、外资电业占据半壁江山 83四、国外**发电设备 83五、电器设备制造业的初步发展 84第四节 日本对中国电业的掠夺 86一、日本对中国东北电业的强行兼并 87二、日本对青岛电业的垄断 88三、日本对华北电业的兼并 88 第四章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期的电力工业(1937—1949) 90**节 ***对电力工业的管理 91一、国有企业经营三原则及国营电气事业管理 91二、电力发展计划的制定和《电业法》的颁布 93三、抗战时期中国的电业生产能力 94四、水力资源的勘测与三峡水力发电设想的初步实施 95五、国统区的电力建设 98六、抗战胜利后***对电业的接管 102七、资源委员会的人才培养 104八、电气维修人员培训 104节 抗战时期沦陷区的电力工业 105一、东北地区的电力建设 105二、华北地区的电力建设 108三、其他沦陷区的电力建设 110四、日本的侵吞与战争的破坏 111第三节 解放区的电厂建设和对电业的接管 115一、解放区电厂的建设 115二、对电业的接管 117三、电力工人的成长 119四、护厂斗争与恢复生产 121 编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前期的电力工业(1949—1978)第五章 国民经济恢复时期的电力工业(1949—1952) 127**节 三年恢复时期电力的管理 127一、恢复时期的形势和电力工业的任务 127二、燃料工业部的设立及其对电力工业的管理 129三、各大区电业管理)局的设立 131四、新***部《供用电暂行规则》 131五、**关心电力生产和电力职工 132六、电力劳动模范和全国工农兵劳动模范代表大会的召开 134节 电力工业走上计划经济发展的道路 135一、电力工业计划经济体系的建立 135二、全国电业会议确定恢复时期的生产目标 137第三节 恢复时期电力生产能力的发展 138一、修复战争破坏的电力设备 138二、恢复时期的生产工作 139三、1949年1952年电力生产能力的发展 141 第六章 **个五年计划时期电力工业的大规模建设(1953—1957) 143**节 电力工业“一五”计划与电业管理的调整 144一、电力工业的“一五”计划 144二、电力工业部的设立与电力管理机构的调整 146三、从“一长制”到下的厂长负责制 146四、职工教育与培训 147五、工资制度的改革 149六、“一五”计划超额完成 150节 苏联援建的电力项目 151一、156项工程 152二、苏联援建的25项电力工程 152三、苏联援建工程的作用和影响 155第三节 “一五”时期自主建设的电力工程 156一、“一五”建设的主要水电工程 156二、**台国产6000千瓦汽轮发电机组在田家庵发电厂投产 158三、***条自行设计、施工的220千伏松—东—李输电线路工程 159第四节 电力设备的建造 159一、**电工项目的布局 160二、三大设备制造基地的创建 161三、配套电工设备生产能力的布局 164 第七章 “大”和调整时期的电力工业(1958—1965) 165 **节 “二五”时期电力工业的形势和任务 166一、“二五”计划的制定和实施 166二、对电力工业应采取的技术政策的讨论 171三、“水主火辅”方针的提出和演变 172四、电力管理的变革 173五、电力计划分配制度的试行 175节 “大”时期的电力建设 177一、“大”形势下的电源建设 178二、以110千伏为主的输变电工程建设 179三、“大”对电力工业的影响 180第三节 电力工业的调整 184一、电力工业贯彻国民经济调整八字方针 184二、调整时期对电力工业发展政策的探索 186三、电力企业试行“工业七十条” 188四、一批水、火电项目的停缓建与复工 189五、电力建设行补齐 190六、电力企业整顿和管理工作“三基”建设 191第四节 电力教育培训与电力科技的发展 193一、“向文化军”号召下的电力职工教育 193二、大起大落的电力职业技术教育 195三、电力高等教育规模的扩大与调整 196四、电力科研机构的设立 197五、不停电检修技术的应用展 198六、国产1.2万千瓦双水内冷汽轮发电机组研制 200 第八章 “命”时期的电力工业(1966—1976) 201 **节 “命”中电力工业的曲折发展 202一、“三五”计划的制定与执行 203二、水利电力部及各电管局(电力局)实行军事管制 205三、“一抓三促”座谈会与组织指挥生产 206四、电力工业管理权力的下放与科技队伍的下放 207五、“四五”时期全国缺电形势的加剧与应对 208六、贯彻**指示和加强对生产的管理 20节 “三线”建设中的电力工业 210一、电力工业的“三线”建设任务和成 211二、“山、散、洞”方针及其实际效果 212三、服务于国防科技和“三线”建设的列车电站 213四、基建工程兵水电部队的组建与改编 214五、“三线”地区电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 216第三节 “命”时期的电力建设 216一、刘家峡水电站投产与刘—天—关330千伏超高压线路的投运 217二、丹江口水利枢纽工程投产发电 218三、加快输变电工程建设和省际联网 219四、**“四三方案”中电力设备的 220五、十年“命”对电力工业的影响 221六、唐山地震与抢险救灾恢复供电 222 第九章 转折时期的电力工业(1976—1978) 226 **节 电力工业的拨乱反正与恢复整顿 226一、电力工业的拨乱反正与正确生产方针的恢复 227二、电力科研机构的恢复与设立 228三、“学大庆”运动与恢复整顿 230节 “突出抓电”形势下的电力工业 231一、严重缺电和缺电调查 232二、“突出抓电”的提出与电力建设投资的加快 232三、“五五”计划的调整和《二十三年设想》 234四、严格计划用电和增产节约运动 237五、电力生产与建设 239六、新中国成立后前30年小水电建设成 244七、改革开放前电力工业的对外援建 244 第三编 改革开放到新世纪初期的电力工业(1978—2002)第十章 在贯彻“新八字方针”中的电力工业(1978—1982) 250 **节 集中管理的确立和“新八字方针”的实施 250一、电力工业部的次设立 251二、电网统一集中管理原则的确立和机构的设立 252三、全国电网稳定工作会议 254四、落实“新八字方针”的调整与整顿 255五、电力企业的整顿 261六、计划用电管理的强化和供电服务工作的 263节 在调整中的电力建设 264一、浙江镇海等火电厂建设取得实质展 265二、葛洲坝水电站为代表的水电建设持续 266三、电网迈入500千伏超高压时代 267四、粤港澳联网 270 第十一章 电力投资改革与电源建设快速发展(1982—1987) 272**节 电力工业方针政策的重要转变与管理机构调整 272一、水利电力部的次设立与部管机构的调整 273二、电力工业改革发展的重大政策调整 274三、设立电力可靠管理中心 276四、加快电力建设的“六五”计划 277节 电力基建改革与经营管理机制转换 278一、基本建设投资“拨改贷” 278二、鲁布革冲击 279三、电力基建经营机制改革 280四、扩大企业自主权与经营责任制改革 282五、电力工业企业升级工作 283第三节 多渠道集资与多家办电 285一、集资办电政策的形成与完善 285二、实施多种电价与电价改革 288三、出售用电权与发行电力建设债券 290四、华东三省一市征收电力建设基金的尝试 292五、利用外资办电的决策 293六、粤港澳利用境外资金的合作 294七、利用**金融组织和外国贷款办电 295八、中央和地方合资建设的标志电力项目——山东龙口电厂 297第四节 跨区跨省电网格局的形成 298一、东北电网覆盖东北全境 298二、华北电网220千伏网架结构的形成 300三、华东电网的扩展及220千伏网架的扩展与完善 300四、华中电网的形成与发展 301五、陕甘宁青四省区联网与西北电网330千伏网架的发展 301六、云贵川省网的形成与西南电网 302七、两广联网与华南电网 302第五节 电力科步与技术装备的 303一、水利电力部关于依靠科步电力发展的决定 304二、计算机技术的推广应用 305三、科研与学术组织的设立 307四、线路大跨越工程的发展 308五、超高压线路工程的设计与输电技术的发展 308六、北京武汉数字微波通信工程开通 309七、***条通信卫星调度系统开通 310八、大机组与大电网技术装备的 310 第十二章 电力供需矛盾突出与电力的规模发展(1987—1992) 312**节 电力改革方案的实施 313一、“二十字方针”的提出与改革方案的** 313二、能源部的成立 314三、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的组建 314四、中国华能集团公司的成立 315五、华东电网政企分开改革试点 316六、电力企业的公司制改组 317节 电力工业投融资的完善 318一、初步实现“电力先行”的“七五”计划 319二、集资办电政策体系及配套机制的确立 320三、**能源投资公司的设立 322四、集资办电下的新型电力公司的设立 323第三节 电力工业的企业管理与经营 324一、电力企业经营责任制及配套改革 325二、电力基本建设“降低造价、缩短工期” 327三、“文明生产双达标”活动和企业治理整顿工作 328四、电力企业的多种经营 330第四节 电源建设规模速度双增长与超高压大电网的跨区互联 331一、火电装机快速发展 332二、水电流域梯级开发与工程建设 333三、风电和光伏发电的规模化起步 335四、华北电网500千伏网架的形成与发展 336五、华东电网500千伏网架的发展 338六、±500千伏葛—上直流输电工程 338七、电力工业节能环保体系的初步建立 339 第十三章 电力工业的发展与电力供需矛盾的缓解(1992—1996) 340**节 转变职能与企业公司化改组 340一、能源部的撤销与电力工业部的第三次设立 341二、20世纪90年代电力工业的改革政策 341三、五大电力集团的成立 344四、神华集团有限公司组建 345节 商业化运营与股份制改造的试点 346一、电力行业股份制企业试点 346二、电力企业境外上市融资 349三、电力企业境内上市融资 350第三节 电力法律法规体系的构建 352一、《电力法》的制定和颁布实施 352二、《电力设施保护条例》及其实施细则 354三、《电网调度管理条例》及相关法规 354四、《电力供应与使用条例》及配套办法 356五、电力环境保护的政策和法律法规 357第四节 电源建设跨上新台阶 358一、火电建设的快速发展 359二、水电建设加强 360三、核电建设的起步 362四、热电联产 364第五节 三峡工程的兴建与电网建设的发展 365一、***批准兴建三峡工程 366二、***三峡工程建设委员会的成立 368三、三峡工程的开工与建设 369四、500千伏天广输变电工程与南方四省区互联电网的形成 370五、青海330千伏电网的发展 371 第十四章 政企分开的实现与电力工业的发展(1996—2002) 373**节 电力改革的实质展 374一、**电力公司的成立与电力部的撤销 374二、“厂网分开,竞价上网”改革的试点 376三、区域电力集团公司重组改制为分公司 377四、山东、云南、广东电力集团成立 378五、东北电力集团公司改革试点 378六、厂网分开成立广东粤电集团公司 379七、浙江省能源集团公司组建 380节 全国电力供需实现基衡 380一、“九五”时期电力供需的基本形势 381二、发电设备容量和发电量跃居世界位 383三、***批准停止收取供(配)电贴费 383四、整顿电价秩序坚决制止乱收费 385五、取消电力短缺时**的收费政策 386六、电力市场整顿和服务年活动 387七、**经贸委发布《电力工业“十五”规划》 388第三节 企业融资加快市场化步伐 389一、电力企业的陆续上市 390二、**电力公司**个可上市流通的97国债发行 390三、中国电力财务有限公司组建 391第四节 电力建设优化结构 391一、电源建设优化结构控制规模 392二、**电网建设有限公司成立 394三、三峡输变电工程全国联网的形成 395四、“西电东送”三大通道建设 396五、城市电网的建设改造与农村“两改一同价”的 397六、热电厂城市污水利用与火电厂环保配套技术的国产化 399第五节 电力企业实施“走出去”战略 401一、**电力公司“走出去”的初步实践 401二、走向**的国产技术与施工力量 402 第四编 新世纪电力工业发展的重大突破和成(2002—2019)第十五章 面向市场的电力发展方式的转变(2002—2005) 408**节 厂网分开与电力企业重组 408一、二滩弃水与电力改革的加速 409二、***印发电力改革方案 411三、中国电力11家新组建(改组)公司成立 412节 电力监管的形成 417一、**电力监管委员会 417二、《电力监管条例》的颁布与电力市场法规体系的建立 418三、发布系列(专题)监管报告 419四、开通12398监管投诉热线 420第三节 电力市场发展与规范治理 421一、***电价改革方案及其配套办法 421二、电力市场建设 424三、**电网与南方电网开启跨区电力电量交易 426四、跨省、跨区域联网的发展和完善 427五、**发展改革委下发《关于加快火电厂烟气脱硫产业化发展的 若干意见》 428六、***紧急通知坚决制止电站项目无序建设 429七、**“环评风暴”叫停26个电力建设项目 430第四节 **交流与合作 431一、电力**交流 431二、华能竞购澳洲电力公司50%的股权 433三、中国与大湄公河次区域**开展电力贸易合作 433四、南方电网公司与越南**电力公司开展电力合作 434五、华能集团在缅甸投资建设中国**大型水电BOT项目 435六、中国长江三峡集团公司建设运营老挝南立1 2水电站 436七、电力企业参与**工程和劳务合作 436 第十六章 电力建设提升(2005—2012) 438**节 电力改革继续深化和管理体系建设的加强 439一、《可再生能源法》的颁布及配套法规 439二、***下发《关于“十一五”深化电力改革的实施意见》 440三、厂网分开问题的处置 441四、**设立新的能源管理机构 442五、两大建设集团公司的组建 444六、**电网公司发布企业社会责任报告 445节 电力市场建设与电价改革 446一、《跨省跨区电能交易基本规则(试行)》** 447二、电力用户与发电企业直购电试点的 448三、**发展改革委**新一轮电价调整方案 449四、居民生活用电实行阶梯电价 450第三节 电源建设成突出 451一、超临界、超超临界机组的迅速发展 452二、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机组在玉环电厂投产 453三、首台百万千瓦超超临界直接空冷机组在灵武发电厂投产 454四、循环流化床(CFB)电站的建设 454五、首台25万千瓦IGCC煤炭清洁利用示范工程投运 455六、“十一五”关停5000万千瓦小火电机组 456七、一大批***水电工程的建设 456八、溪洛渡、向家坝水电站开工 457九、核电建设实现自主化发展 458十、三门AP1000三代核电自主化项目开工 460十一、新能入较快发展阶段 461第四节 特高压输电与智能电网建设 463一、特高压输电的实现 464二、世界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交流试验示范工程投运 465三、云南—广东±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 466四、特高压输电关键技术与应用 467五、中国智能电网发展模式及实施方案 469六、上海500千伏静安智能变电站 469七、中新天津生态城智能电网综合示范工程 470第五节 输变电工程与全国联网工程 471一、宁东—山东±660千伏直流输电示范工程投运 471二、南方电网“六交四直”500千伏“西电东送”大通道形成 472三、全国首座500千伏无人值守变电所——无锡惠泉变电所 473四、、西北联网750千伏通道工程投运 473五、西北—华中直流联网工程投运 474六、青藏联网工程投运 474第六节 重大事件保电 475一、2008年抗冰抢险保电 476二、2008年汶川抗震救灾保电 478三、2008年北京奥运会保电 479四、2010年上海世博会保电 480 第十七章 市场机制的完善与电力建设的发展(2012—2017) 482**节 新一轮电力改革 482一、新时代能源战略的形成 483二、**能源局的重组和职能转变 484三、涉及电力领域行政审批权的下放和取消 486四、**能源一步加业务许可管理 487五、中发〔2015〕9号文开启新一轮电力改革 488六、电力改革综合试点逐步展开 489七、**电力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成立 490节 深化价格机制改革 491一、调整可再生能源电价和环保电价 491二、实行电解铝企业用电阶梯电价 492三、广东省大用户与发电企业直接交易深化试点 493四、实行燃煤电厂超低排放电价支持政策 494五一步完善煤电价格联动机制 495六、首轮输配电价改革试点完成 496七、电价改革实现新突破 498第三节 售电侧改革与新型电力交易机构的建立 499一、放开售电市场与售电侧改革试点 499二、售电公司准入与退出管理 500三、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挂牌 501第四节 电源建设清洁化转型成绩斐然 502一一级、二级水电站投产 503二、**电网公司多个抽水蓄能电站同时开工 504三、**首台EPR三代核电机组在台山核电站投运 505四、“国和一号”(CAP1400)核电示范工程建设 506五、**首座高温气冷堆核电示范工程华能山东石岛湾核电站 508六、神华白马电厂世界首台60万千瓦超临界循环流化床机组投运 508七、国电泰州公司世界首台100万千瓦超超临界二次再热发电机组投运 509第五节 中国电网的科技创新和“中国创造” 510一、智能电网的建设与发展 510二、特高压输电技术大规模应用对“中国创造”的诠释 512三、建设12条输电通道促大气污染行动计划落实 514四、西部输电工程建设 516五、输变电技术**** 518六、**风光储输示范工程获第四届中国工业大奖 521七、电动汽车智能充放储一体化电站系统技术 522八、电力通入大容量全光纤网络时代 522 第十八章 中国电力跻身世界前列(2017—2019) 524**节 中国电力综合实力显著提升 524一、世界500强中的中国电力央企 525二、全国发电装机容量突破20亿千瓦 526三、三峡水电站发电量累计突破1万亿千瓦·时 527四、清洁能源占比显著提升 528五、特高压支撑强大的智能电网 529六、电力扶贫攻坚取得实效 529七、《关于电力生产领域改革发展的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 531八、电力工业标准走向**化 532九、2019年“获得电力”指标升****2位 533节 持续电力市场竞争机制的形成 534一、发用电计划的“有序放开”和“放开” 534二、增量配电业务改革试点及其统筹 535三、《电力中交易基本规则(暂行)》的实施 537四、风电、太阳能发电补贴退坡和竞争机制形成 537五、降低一般工商业电价 541六、电力交台的建设及股份制改造 542七、全国电力现货市场试点 544第三节 供给侧结构改革与清洁替代和电能替代 546一、加快能源利用结构转型 546二、积极防范和大力化解煤电产能过剩风险 548三、《关于电能替代的指导意见》的实施 549四、绿色电力证书的核发与交易 550五、苏州同里综合能源服务中心示范项目 552六、1000千伏苏—通GIL综合管廊工程 553第四节 创新**电力绿色发展再上新高度 554一、世界*大规模的清洁煤电供应体系建成 554二、全国碳排放权交易体系在发电行业正式启动 555三、中国水电的“**工程”——乌东德水电站 557四、“双百”时代的白鹤滩水电站 557五、自主创新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走向世界 559六、可再展因地制宜提质增速 561七、世界**特高压多端混合昆柳龙直流输电工程 562八、昌吉—古泉±11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建成投运 563九、世界海拔*高、自然条件*复杂的藏中电力联网工程竣工投运 563第五节 中国电力企业走出去与落实“***”倡议 564一、亚太经合组织中国工商理事会成立及电力央企的加入 565二、中国特高压交流电压成为**标准电压 565三、中国智能电能表和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入海外市场 566四、电力合作成为“中巴经济走廊”“亮丽名片” 567五、中国与东盟**电力合作不断提升 568六、中非电力合作打造命运共同体 570七、“***”打造中俄电力合作新标杆 572八、中国和欧洲各国电力合作逐步深入 573九、“***”电力合作向拉美等**延伸 574十、电力企业海(境)外并购助力“***”倡议落地 576 第十九章 行业组织与地区电力 579**节 行业管理与技术服务 580一、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 580二、**能源互联网发展合作组织 583三、中国电机工程学会 584四、中国水力发电工程学会 586节 华北地区电力工业 588一、北京市电力工业 588二、天津市电力工业 590三、河北省电力工业 592四、山西省电力工业 593五、内蒙古自治区电力工业 595第三节 东北地区电力工业 597一、辽宁省电力工业 597二、吉林省电力工业 599三、黑龙江省电力工业 601第四节 华东地区电力工业 602一、上海市电力工业 602二、江苏省电力工业 604三、浙江省电力工业 607四、安徽省电力工业 608五、福建省电力工业 610六、江西省电力工业 612七、山东省电力工业 614第五节 中南地区电力工业 616一、河南省电力工业 616二、湖北省电力工业 618三、湖南省电力工业 619四、广东省电力工业 621五、广西壮族自治区电力工业 624六、海南省电力工业 626第六节 西南地区电力工业 628一、重庆市电力工业 628二、四川省电力工业 630三、贵州省电力工业 631四、云南省电力工业 634五、自治区电力工业 636第七节 西北地区电力工业 638一、陕西省电力工业 638二、甘肃省电力工业 640三、青海省电力工业 643四、宁夏回族自治区电力工业 645五、维吾尔自治区电力工业 647第八节 港澳台地区电力工业 649一、香港行政区电力工业 649二、澳门行政区电力工业 651三、**地区电力工业 652 中国电力工业大事年表 655附录 687附录A 中国电力重要数据 687附录B 电力行业获得**主要奖项的科技成果、建设项目与 **实验室 694参考文献 705后记 709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