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统计与测评导论

价格 69.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版教材的基础上结合当前教育评价理念、中小学核心素养及大数据分行的修订全书系统讲述了教育统计、教育测量与评价的基础知识,部分章行了调整,增加并更新了有关的案例分析及评价课题的研究,并收录了作者部分新研究成果主要内括描述统计、概率论基础、推断统计、方差分析、回归分析、教育测量概述、考试质量的分析与考试类别与考试设计、考试题型与命题技术、教育评价概述、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教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教育评价中的多元分析方法、教育大数据与教育评价及附录(理论与应用成果选编)等,为了便于教学,本书还设计了丰富的数字化教学资源,涵盖电子课件、微等资源,起到对纸质教材内容巩固、补充和拓展的作用读者扫描二维码即可学点讲解的课程资源本书还对行了调整并给出了解答。 本书可以作为高等学校教育类各专业、学科教学论各专业的研究生、教育硕士、专业学位及高等师范院校本、专科生的教材,也可以作为教育行政管理干部、招生考试管理干部及大、中、小学教师培训教材本书还可供教育教学研究及管理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版序第1章 描述统计 1.1 数据的收集 一、简单抽样 二、分层抽样 三、等距抽样 1.2 数据的整理 一、数据的基本类型 二、频数分布表 三、累积频数分布表 四、频数分布图 五、累积频数分布曲线图 1.3 集中量数 一均数 二、众数 三、中数 四、三种集中量数的比较 1.4 差异量数 一、极差 二、四分位差 三均差 四、标准差 五、差异系数 六、几种差异量数的比较 思考与练r/>第2章 概率论基础 2.1 事件与概率 一、事件 二、概率 2.2 变量与概率分布 一、变量 二、二项分布 三、正态分布 2.3 统计量及抽样分布 一体和样本 二、样本分布函数 三、统计量 四、三种重要的理论分布 五、统计量的分布(抽样分布) 思考与练r/>第3章 推断统计 3.1 参数估计 一、点估计 二、区间估计 3.2 参数假设检验 一、假设检验的概念 二体均值的检验 三体方差的检验 四、二项分体参数检验 3.3 非参数假设检验 一体分布的统计检验 二、两个样本是否来自同体的检验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r/>第4章 方差分析 4.1 单因素方差分析 4.2 双因素方差分析 一、无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二、有交互作用的双因素方差分析 4.3 方差秩分析 一、独立样本的方差秩分析 二、相关样本的方差秩分析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r/>第5章 回归分析 5.1 一元线回归 一、如何配回归直线 二、样本相关系数方和分解公式 三、相关检验 四、预测 五、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5.2 多元线回归 一、用小二乘法确定a,b1,b 二、相关检验 三、偏相关系数 5.3 相关系数的其他表示法 一、斯皮尔曼秩相关系数(秩相关) 二、点二列相关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r/>第6章 教育测量概述 6.1 教育测量的概念 一、教育测量 二、测量的基本要素 三、教育测量的特点 四、教育测量量表简介 6.2 测验 一、测验的定义 二、测验的分类 三、教育测验的作用 四、测验的实施方法 6.3 测量的误差 一、误差及其种类 二、真分数与相对误差 三、测量误差的来源 思考与练r/>第7章 考试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7.1 考试的信度 一、信度的意义 二、信度系数的计算 三、信度的应用 四、提高测验信度的途径 7.2 考试的效度 一、效度的定义 二、效度与信度的关系 三、效度的估算 四、提度的途径 7.3 试题的难度 一、难度及其计算 二、难度对测验的影响 三、难度的转换 7.4 试题的区分度 一、区分度及其计算 二、区分度对测验的影响 7.5 试卷分析报告案例 一、试题结构分析 二、答卷评价分析 三、逐题分析 四、命题与复 思考与练r/>第8章 考试类别与考试设计 8.1 考试类别 一、考试 二、学业成阶段考试 三、其他考试 8.2 考试标准化 一、传统考试与标准化考试 二、标准化考试的主要环节 8.3 考试设计 一、考试目标的设计 二、考试大纲的制定 三、双向细目表及其要素 四、试题设计 五、试卷的编制 思考与练r/>第9章 考试题型与命题技术 9.1 客观试题的特点与编制 一、选择题的编制 二、是非题的编制 三、匹配题的编制 四、填空题的编制 五、简答题的编制 9.2 主观试题的特点和编制 一、论述题的编制 二、作文题的编制 三、应用题编制 9.3 主观题与客观题的差异 一、试题的呈现方式和解答方式不同 二、考查的内容层次不同 三、评分过程的差异 9.4 题库建设 一、什么是题库 二、如何建立题库 9.5 项目反应理论简介 一、经典测量理论的缺陷 二、项目反应理论的产展 三、项目特征曲线 四、项目反应函数 五、项目反应理论的应用 思考与练r/>第10章 教育评价概述 10.1 教育评价的基本概念 一、教育评价的意义和对象 二、教育评价的作用能 三、教育评价的类型 四、教育评价的基本原则 五、教育评价的实施 10.2 教育评价的指标体系 一、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基本要素 二、教育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 10.3 教育评价的方法和工具 一、教育评价中的数学方法 二、教育评价中常见的数量化方法 三、其他评价方法 四、教育评价的工具 思考与练r/>第11章 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 11.1 考试结果的评价 一、不同班级同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 二、同班(年)级不同学科的考试成绩评价 三、不同测验分数等值问题中的评价 11.2 学生学步幅度的评价 一、双向表评价法 二步的差异分析 三、N评价法 11.3 标准分数在对学生个体成绩评价中的应用 一、学生各科成绩比较的评价 二、学生某科成步程度的评价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r/>第12章 教育教学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 12.1 模糊综合评价的意义 12.2 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一、有关数学基础 二、模糊综合评价的数学模型 12.3 模糊综合评价在教学质量评价中的应用 一、评价教学质量的指标体系 二、模糊信息的获得 三、模糊综合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12.4 模糊综合评价在学生德育评价中的应用 一、德育评价指标体系 二、评价的方法和步骤 案例分析 思考与练r/>第13章 教育评价中的多元分析方法 13.1 主成分分析 一、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主成分的计算步骤 三、用主成行综合评价 13.2 因子分析 一、因子分析的基本原理 二、用因子分析方行教育评价的步骤 13.3 聚类分析 一、聚类分析的基本步骤 二、普系聚类分析 13.4 增值评价 一、增值评价的原理 二、增值评价的特点 三、增值评价的作用 四、田纳西增值评价系统——多因变量模型 案例分析第14章 教育大数据与教育评价 14.1 教育大数据的内涵 一、教育大数据的概念 二、教育大数据的特 14.2 教育大数据的分类与结构 一、教育大数据的分类 二、教育大数据的结构 14.3 教育大数据基础上的教育评价 一、确立评价指标体系 二、教育大数据的采集、处理与分析 三、教育大数据重构教育评价体系 案例分析部分参考答案参考文献附录 一、理论与应用成果选编 二、附表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