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网调度自动化主站运维(全国电力行业岗位胜任力单元制培训教材)

价格 9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0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所选内容涵盖河北南网地县一体化智能电网调度控制系统,归纳实际运维经验,系统讲解了调度自动化主站端设备调试检修技术,主要内括基台、SCADA 应用、FES应用、应用、网络基础及调度数据网、UPS电源及运维等,旨在突出、理论联系实际,引导学员主动思考,提高学员实操技能,为后期开展模块化教学与针对培训发挥支撑作用。

目录

篇Ⅱ级技能 章基台 模块一服务器 模块二工作站的启动和停止 模块三服务器的启动和停止 模块四系统常程的介绍及启动和停止 模块五商用数据库与实时数据库 模块六PUBLIC常用实时库表 章SCADA应用 模块一D5000系统新增厂站图库维护操作 模块二SCADA数据库中各种类型的表和域的含义介绍 模块三绘图工具的使用介绍 模块四图元编辑工具的使用介绍 模块五数据库录入工具的使用介绍 模块六曲线编辑工具的使用介绍 第三章FES应用 模块一数据库FES设备类、定义类相关操作 模块二FES系统工具操作介绍 模块三数据库FES子系统规约设置相关操作 模块四FES系统图形操作 第四章应用 模块一电网建模基础知识 模块二电网建模的维护 模块三状态估计 模块四自动电压控制AVC基础 第五章网络基础及调度数据网 模块一网络基础知识 模块二网络地址和子网划分 模块三网络路由协议 模块四电力调度数据网 第六章UPS电源 模块一UPS概述 模块二UPS的分类及工作原理 模块三UPS的主要能指标 模块四蓄电池工作原理 模块五蓄电池的技术特 模块六蓄电池的使用 篇Ⅲ级技能 第七章基台 模块一Linux操作系统常用命令 模块二Linux操作系统的用户管理 模块三Linux操作系统的文件管理 模块四Linux的VI编辑器 模块五关系数据库的基本概念及SQL语句 第八章SCADA应用 模块一D5000系统告警、公式定义 模块二D5000系统报表维护操作及报表录入 模块三遥测系数的计算 模块四系统用户维护工具的使用 模块五数据库录入软件出错提示信息的介绍及其排查方法 模块六绘图工具出错提示信息的介绍及错误排查方法 第九章FES应用 模块一FES常见故障处理

摘要与插图

章基台

模块一服务器

一、服务器概述

服务器是一种在网络中为客户端提供不同服务的高能计算机。它在操作系统的控制下,将与其相连的硬盘、磁带机、打印机、Modem及专用通信设备提供给网络上各个客户端共享,也能为网络用户提供集中计算、信息发布及数据管理等服务。

服务器在调度自动化系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例如能量管理系统中的前置服务器、SCADA服务器和数据服务器等在硬件上均采用服务器设备。

二、服务器的分类

(一)按照体系架构分类

根据体系结构不同,服务器可以分成两大重要的类别:RISC服务器和IA架构服务器。

这种分类标准的主要依据是两种服务器采用的处理器体系结构不同。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精简指令集(Reduced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RISC)计算机架构服务器(中服务器)

RISC架构服务器采用所谓的精简指令集的处理器,使用RISC芯片并且采用UNIX

作系统。

精简指令集CPU的主要特点:一是采用定长指令;二是它的指令系统相对简单,只要求硬件执行很有限并且常见的部分,大部分复杂的操作则使用成熟的编译技术,由简单指令合成;三是使用流水线执行指令,这样一个指令的处理可以分成几个阶段,处理器设置不同的处理单元执行指令的不同阶段。这种指令的流水线式使得CPU有并行处理指令的能力,使处理器能够在单位时间内执行更多的指令。

RISC架构服务器采用的主要是封闭发展的策略,即由单个厂商提供垂直的解决方案,从服务器的系统硬件到系统软件都由这个厂商完成。

中档服务器基本上都采用共享存储SMP结构,处理器可达24个。8个以下处理器的机型一般采用单一线结构,8个以上的机型普遍采用纵横交叉开关。

2.IA架构服务器(中低端服务器)IA架构服务器采用的CPU是复杂指令集(Complex Instruction Set ComputerCISC),也是通常所说的PC服务器。这种体系结构的特点是指令较长,指令能较强,单个指令可执行能较多,这样可以通过增加运算单元,使一个指令所执行能能够同时并行执行来提高运算能力。但是在CISC微处理器中,程序的各条指令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每条指令中的各个操作也是按顺序串行执行的。顺序执行的优点是控制简单,但计算机各部分的利用率不高,执行速度慢。

IA架构的服务器采用了开放体系结构,因而有大量的硬件和软件的支持者,年有

了长足的发展,在这个阵营中主要的技术领头羊是大的CPU,国内主要的

IA架构服务器的制造商有浪潮、联想等,国外的IA服务器制造商有IBMHP等。

(二)按规模分类

根据服务器的规模不同可以将服务器分成三种类型:工作组级服务器或称为入门级服务器、部门级服务器和企业级服务器。

三、服务器重要技术介绍

(一)RAID技术

RAID是英文Redundant Array of Independent Disk 的简称,可以翻译为独立磁盘冗余阵列或廉价磁盘冗余阵列。实际上也是经常所说的“磁盘阵列”。这种技术可以让多个独立的硬盘通过不同方式组合成一个硬盘组,硬盘组的能比单个硬盘在能上有大幅度的提升,并且硬盘组里还提供数据恢能,当硬盘组内的某个硬盘出现故障时,其他硬盘会将这些数行恢复,极大地保护了数据的。通过RAID技术实现的硬盘组可以将它看成一个硬盘,可以

对行分区、格式化等操作。简而言之,RAID是一种把多块独立的硬盘按不同方式组合起来形成一个硬盘组,从而提供比单个硬盘更高的存储能和提供数据冗余技术。

RAID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形成了多种磁盘阵列方式。其括RAIDO-RAID7,以及RAID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等组合方式。其中比较常见的为RAID0RAID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RAID10(RAID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RAID5RAID6。对这几种常见的磁盘组合方式来做一下简单介绍。

实现RAID0磁盘阵列需要少两个等容量,也可以不等容量。工作原理是将硬盘并联在一起,在存储数据时候将数据分成容量相同的小数据块,然后并发地存储到磁盘阵列的磁盘中。若4个圆柱代表4个硬盘,在存储数据的时候,数据被分割成小数据块同时存储到4个硬盘中,这样一来,比起传统的串行存储来提升了存储的速度,速度可以提高50%以上。需要注意的是,RAID0模式不提供数据的冗余容错,因为数据是分散地存储到磁盘阵列中的所有硬盘上,一旦其中一块硬盘损坏,其他硬盘上的数据也将不能连贯,导致数据的报废。若组成RAID0模式的硬盘容量不同,会造成存储空间的浪费。

RAID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磁盘阵列需要少两个硬盘,彼此作为备份。在向磁盘阵行存储时,同时

向磁盘阵列中的硬盘写人相同的数据。以两块硬盘做成的RAID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阵列举例,两块硬盘容量内容相同,如果其中一块硬盘数据出现问题,立刻可以利用块硬盘中的备份的数行恢复。RAID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阵列具备强大的冗余容能,是很的。这种磁盘阵列模式可以显著提升磁盘子系统的读取速度。但是这种磁盘阵列模式也存在显著的缺陷,只能提供冗余而不能提升存储能,而且需要一笔不小的开支来购买镜像硬盘提供冗余。

RAID5既可以极大地提高磁盘能,还可以提供数据冗衡,因为不需要单独的硬

盘来提供冗余,所节省了冗余所付出的成本,但是RAID5模式设计复杂,需要计算校验值而占用系统的运算资源。

以每个圆柱代表一块硬盘,在存储数据时,类似于RAID0,数据被分割成小块同时存储到前四块硬盘上,而将综合前面四块数据得出的校验值存储在第五块硬盘上。以此类推,.......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