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文化“走出去”既是全球化语境下不同国家间对话与交往的趋势,也是中华民族复兴和提升国家软实力的内在需求。电影兼有文化和经济的双重属,具有强大的跨文化传播力和辐射力,在传播民族文化、塑造国家形象、不同文化间的交流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本书以跨文化传播为研究视角,以1949一2018年在中亚国家传播的中国电影为研究对象,从传播历程、传播语境、文化表达力、文化传播力四个维度出发,对“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这一时代命行了深入考察。这不含“一带路”倡议背景 下对中国电影本身的审视之义,也是对“文化先行”理念的践行,还是在全球化语境下对中国文化软实力的自觉思考,更是对在不同文化间构建对话与共生的和谐关系的一.种积极探索。
目录
绪论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历程 节 1949—1966年:萌芽期 节 1966—1976年:停滞期 第三节 1976—1991年:恢复期 第四节 1991—1999年:开拓期 第五节 1999—2018年:发展期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的阻力与动因 节 多重语境下的挑战 节 历史与现实的机遇第三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文化表达力 节 古代题材:文化形象的暧昧与偏差 节 现代题材:文化主体的缺席与消隐 第三节 当代题材电影:文化价值观的欠缺与冲突 第四节 武夫题材:文化精神表达的异化与弱化第四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文化传播力 节 文化软实力视域下的电影文化传播 节 中国电影在中亚传播与接受情况的调研 第三节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传播力分析第五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跨文化传播的话语实践 节 寻找文化的共生点:《美丽家园》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节 和而不同:《天将雄师》的跨文化修辞策略 第三节 文化融合与文化对话:《音乐家》的合拍策略第六章 中国电影在中亚的跨文化传播策略 节 传播层面 节 生产营销层面 第三节 政策层面结语附录1 1951—2018年参加苏联、中亚电影节/展的中国电影附录2 访谈问卷附录3 访谈录参考文献后记
摘要与插图
绪;;; 论;
一、研究的缘;
(一)缘起;
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倡议的提出;
中国在2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出访中亚和东南亚国家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重大倡议,这一构想的目的在于构建中国与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发展、互利共赢的合作关系。20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3月,中国国家、、联合发布了《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正式从国家层面提出“”的建设思路,一时间引起了强烈关注。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中国经济崛起的时代背景下,“”倡议不仅成为中国对外开放的全球化策略,也必将成为跨区域合作与发展的崭新模式。“丝绸之路经济带”是“”倡议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将在欧亚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中,突破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势力在政治、经济、军事方面对中国的围堵,保障能源,并为维护西部边疆稳定提供有力支撑。中亚作为丝绸之路上的核心区域,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构想重要的参与者与构建者,又因其在政治地缘和战略能源上的优势,对于中国的意义日益凸显。“国之交在于民相亲”,丝绸之路上友好交往的历史记忆和经济发展的现实诉求,使中国与中亚各国之间有强烈而迫切的交往需求。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年,在哈萨克纳扎尔巴耶夫大学的演讲中提出,要与丝路沿线国家实现“五通”,即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资金融通、民心相通。其中,“民心相通”是“五通”的重要基础。《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pan style="font-family:宋体">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更是具体提出了要通过“沿线国家间互办文化年、艺术节、电影节、电视周和图书展等活动,合作开展广播影视剧精品创作及翻译”q)来“传承和弘扬丝绸之路友好合作精神,广泛开展文化交流”②。电影既是文化传播的载体,又是文化传播的内容,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与他国交往中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通过影像传播中国文化、塑造国家形象、扩大文化的亲和力和感染力、区域交流与合作,成为中国影视产业的时代使命。;
2.中国文化走出去的现实需求;
纵观历史,早在两千多年前的丝绸之路上,中国文化开始了对外传播。不论是昭君出塞、玄奘西行取经,还是文成公主和亲,以及郑和七下西洋,虽然都在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但其目的并非在于传播文化。农耕文明赋予中国人恋土守成的文化格,加之中国历来有“桃李不言,下自成蹊”的文化自信,“以文化之”的文化传播策略,使得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一直不是中国人出于文化自觉的主动行为,更多的是靠文化的吸引力,使四方来朝。东亚汉语文化圈的形成主要得益于周边国家主动向中国学中华文化之所以传播到欧洲,对欧洲的启蒙运动产生影响,传教士在其中扮演着重要角色。直清推行闭关锁国的政策,中华文化的对外传播几乎陷于停滞。鸦片战争的爆发打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