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电影新浪潮

价格 110.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0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目录

导论 中国电影新浪潮的理论虚构
节 先锋意何为:作为思潮的新启蒙与后现代
节 颠覆与整合:中国电影新浪潮的基本特征
第三节 先锋与媚俗:大众文化与中国电影新浪潮
第四节 无高潮变奏:中国电影新浪潮的文化反思
章 第五代:新电影崛起
节 后“”时代的现代电影话语重建
节 电影语言现代化及“伤痕电影”创作
第三节 第五代的身份政治及现代意识
第四节 知识神话、错位时代与黄建新电影
第五节 第五代早期电影的叙事策略和启蒙意识
章 第五代:寻根与掘根
节 文化热、文化反思与文化寻根
节 信仰的力量:田壮壮电影
第三节 民族主义视域中的第五代战争题材电影
第四节 《孩子》《红高梁》的梦与思
第五节 第五代寻根电影的意义与悖论
第三章 第五代:迟到的经典
节 城市化、市场经济与启蒙的终结
节 第五代城市电影的现代反思
第三节 记忆的政治与第五代电影经典
第四节 启蒙主义电影浪潮的虚构与解构
第四章 朔与当代中国电影的文化转型
节 市民社会、文化危机与大众文化的兴起
节 一半是火焰一半是海水
第三节 玩世现实主义与“朔电影”的先锋
第四节 朔与当代中国的文化转型
第五章 第六代:从边缘出发
节 消费时代的降临与后空虚
节 第六代的身份政治及其影像流变
第三节 “后”年代的青春期小史
第四节 快感的政治:第六代电影
第五节 承认的政治与第六代的边缘影像
第六章 第六代:底层启示录
节 经济改革的深入与社会阶层的分化
节 贾樟柯电影与底层中国
第三节 第六代底层电影的阶级意识
第四节 根图景:第六代电影的底层立场
第七章 第六代:多元化图景
节 多元语境与后现代状况
节 《鬼子来了》与无边的后现代主义
第三节 “后”氛围的失忆与记忆
第四节 后现代电影思潮的虚构与解构
余论 先锋是一种自由
参考文献
后记
又后记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