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国家是否应该干预经济及如何干预,在经济学界是一个持久的话题。但不可否认,在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过程中,国家干预经济发挥了极为重要且无法替代的作用。本书以19世纪中后期中日两国两个典型企业的发展历程为例,从纵向和横向两个角度对两个企业进行长时段、多层次、多角度的比较,令人信服地论证了中日两国不同的干预方式和目标,是两国走上不同发展道路,且差距越来越大的重要原因
目录
修订说明/Ⅰ
序 一【聂宝璋】/Ⅲ
序 二【滨下武志】/Ⅶ
第二节 同时起步的中日近代化及其不同后果/3
第三节 从国家干预经济的角度观察中日两国近代化的不同点/7
第二章 中日轮船航运业兴起的背景及初期发展/20
第二节 三菱会社、招商局的成立及其初期发展/40
第三章 19世纪80年代三菱会社与招商局的改组及其发展历程/65
第二节 80年代中期招商局的改组及其发展/91
第四章 管理方式的比较:“命令书”与官督商办/117
第二节
官督商办的特点、性质及其与“命令书”的比较/129
第三节 官督商办与“命令书”的本质差异/141
第五章 “借材异域”与替换取代外国船员的比较/143
第二节 日邮会社排除取代外籍船员的过程和特点/152
第三节 船员始终被外国人垄断的招商局/158
第四节 中日两国“海技自立”差异的根本原因/164
第六章 中日两国近代化进程中资金方面的比较分析/167
第二节 日本兴办工业企业资金的筹措方式/170
第三节 清政府兴办工业企业中的“官款”/173
第四节 中日两国在动员筹措民间资金方面的不同做法/174
第七章 中日两国政府实行不同干预政策的内因分析/182
第二节 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别——更深层次的影响/186
附 录/192
一 甲午战后日本轮运势力在长江流域的扩张/192
二 “命令书”选译/215
三 公历、中国历、日本历及年号对照表(1850~1915)/224
四 轮船招商局与三菱·日本邮船会社发展之比较(1870~1915)/226
征引书目/228
后 记/23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