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孙子兵法》是中国现存的兵书,被誉为“兵学圣典”,早已成为中外兵家、商贾、学子、情人谋事致胜的锦囊妙计。但孙子其人家世、经历如何,知之者甚少。杨书案之《孙子》,则在主人公生平的线索上,放手展开历史环境的铺写,在史实基础上广泛而细致地再现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生活,亦展示出孙子的生活情况、性格特点及用兵智慧。
摘要与插图
十二
午间小憩,田书枕在一个圆木球上。身子悸动,木球滑滚,头咚地落在席上,人也随着警醒。
一般的枕头都呈方形,像砖,这枕头为什么呈圆形,像球?这种枕头睡觉,能沉稳舒适吗?
原来这种枕叫做“警枕”。圆木球,枕其上,一睡热,头极容易滑落下来,人便警醒,因此叫“臀枕”。
田书戎马一生,军中时常有敌情,要求警醒,忌讳死睡,特意备了一个警枕。多年睡警枕,成了习惯,睡方忱反倒不舒服,睡不着。
征讨莒国,攻下莒共公一个据点——纪障城,大获全胜,凯旋归来。现在安然回到自己府邸,庆功休整,本来可以安枕无忧,但他习惯难改,依然睡的警枕,
看看房阴,睡下时房阴西斜尺许,现在房阴也就二尺,其实没睡多大一会儿。
睡警枕,固然是军中警惕敌情,但平时也有自警自勉,爱惜光阴的意思。小睡片刻,很快警醒,随即起身,不是读书,就是练习武艺,不让大好时光在长睡中虚度。
此刻警醒,田书没有去拿书,也没有去取剑,犹白呆坐席上。方才似睡间所见所遇,历历还在目前,实在拿不准是幻象,是梦境。
书房走进一个人来,六尺多长,也就中等身材,面色黧黑,一张大口。只是那眼睛瞳子黑亮,有神,略一瞬动,便在眼眶里出现双瞳子,实在神奇。
征莒凯旋归来,齐景公十分高兴。大摆庆功宴不说,赐给东安今山东惠民县地方做封邑。有了这么一大片土地供租赋,世代子孙都可以衣食不愁了。
赏赐一桩接一桩,赐了封地,又赐姓氏。齐景公说,一国之中,国君的姓氏。齐国是先祖姜太公尚的封地,朕姓姜。但五代以后的庶出子孙,也不再姓姜,另有氏。他们是王公后代,便常用“公孙”、“王孙”做姓氏。所以除了国君的姓氏,“公孙”、“王孙”,便是第二等的贵姓了。朕取“公孙”、“王孙”二姓氏中的共同字,赐你姓“孙”吧。
这些日子,朝中同僚上门贺喜的络绎不绝,双瞳子老者进门,田书起身迎接,这人好生面熟,一时却叫不上名讳。
对方倒先开了口:子占……
很抱歉,一时竟叫不上尊讳,您是……
来人笑笑,并没有责怪的意思。我们隔代太久,你难免生疏。
说话间,双目瞬动,眼眶里现出黑亮好看的双瞳仁。
记忆的火花突然闪亮,脑子里现出关于远祖的传说:虞舜者,名曰重华。以尧之二十一年甲子生。年二十以孝闻,年三十而尧问可用者,四岳咸荐虞舜曰可。于是,尧乃以二女妻舜,以观其内。使九男与处,以观其外……重华父曰瞽叟,母名握登,见大虹,意感,而生舜于虞地之姚墟今河南省范县西濮城南。目重瞳子,故曰“重华”。龙颜大口,面色黧黑,身长六尺一寸……您是重华?我出自陈国公室,陈公室是您后裔。
老者笑笑,默认了。子占顿时有一种负疚感。真是愧对先祖,不孝子孙把姓氏改了。
这没什么,姓氏更替是常事。你们称我始祖,但我的远祖可追溯于颛顼、到昌意,昌意的父亲是轩辕黄帝。黄帝生于姬水古渭水支流,在陕西,姓姬。而我生于姚墟,已经氏姚,后来干脆说我姓姚,不提姬姓的事。武王立周,寻找唐虞夏三代后裔,在沩(gūi归)水边找到沩满,因居沩汭(ruì锐,水曲处),已经氏沩,或就说姓沩。你的祖上敬仲避难到齐,以故国为姓氏,姓陈,以后又通用“陳”的中心字“田”为姓氏。
所以,齐君赐姓,你不再姓田,而姓孙,并不是背叛家族,愧对先祖的事。“孙”、“公孙”、“王孙”,都是古君王后代。
这么说,您不是来责备我的。
不责备,我也是来向你致贺的。
致贺?您是圣皇,又是祖辈,我怎么敢当?
当……头从圆滚的木枕上滑落,磕在铺席的硬地上,重重的,发出沉闷的当声。子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