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1945年3月的“春醒”行动,即巴拉顿湖反击战是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发动的一场主动进攻战役。虽然失败,但仍凸显了其装甲兵的战斗能力,苏军战后更是将这场战役列为研究步兵防御的典型,甚至将其与库尔斯克会战中的防御相提并论。本书利用各种德军资料以及当事人回忆,以德军SS第6装甲集团军下属各党卫军装甲师为主角对这场战役以及后期的维也纳攻防战进行了详尽的描写。本书同时还提供了仅有的有关交战双方将领和战场的珍贵照片。
摘要与插图
根据苏军资料,苏军近卫坦克第6集团军于3月23日占领了齐尔茨、拜尔希道(歼灭第44帝国掷弹兵师)以及维斯普雷姆。在维斯普雷姆的战斗中,近卫坦克第46旅的近卫军大尉德米特里·费奥多罗维奇·洛扎指挥1个营击毁了至少29辆坦克和许多车辆。因指挥有方,作战勇敢,洛扎大尉获得了苏联英雄称号。洛扎大尉后来回忆道:到3月22日日终时,我们营抵达了豪耶马什盖火车站外围。德国人在火车站以北的高地上布置了强大的反坦克火力,我们的1辆坦克被打成了火球。继续打下去损失会更大,我们必须想办法绕过敌人的这个环形防御。我仔细看着地形图,在高速公路左边是一片沼泽地,我们的谢尔曼坦克很可能陷进去;右侧是一片森林,其中有一条崎岖小道应该可以穿出去。我决定穿过右侧的森林绕过敌军防御,我向旅长汇报了我的打算,旅长近卫军中校米赫诺(Mikhno)只回了我一句,“批准!”
我召集了我的连长——近卫军上尉格里戈里·丹尼利琴科(Grigoriy Danil'chenko)、亚历山大·约诺夫(Aleksandr Ionov)和尼古拉·库列绍夫(Nikolai Kuleshov),然后向他们解释了我的计划。天黑了下来,夜色弥漫。我们在向右转后直行向西,很快驶进了森林。短暂地休息了一阵后,就开上了狭窄、颠簸的林间小路。两侧都是参天的大(松)树,厚厚的树冠让森林显得阴森。我们没有打开坦克的前车灯,只打着手电筒一路前行,以免暴露行踪。
在森林中每前进一米都很困难,我们的坦克兵和坦克搭载兵不止一次跳出坦克,用锯子和斧子砍断伸到路面上的树枝或者砍倒树木拓宽道路。此外,坦克搭载兵们还得为我们提供掩护。一个6人士兵小组走在前面,另一个6人小组负责殿后,其他的则继续做伐木(开道)工作。
格里戈里·丹尼利琴科——他的连走在纵队面,他本人手里则拎着一根长木棍,上面标识了谢尔曼坦克的宽度和高度,然后再用木棍在小路上标记出哪些树枝必须锯掉,哪些树必须砍倒。我们的坦克兵和坦克搭载兵忙了一整夜。3月23日拂晓,我们在一路砍了12公里后,终于从森林的南端(235.5高地附近)穿了出来。成功了!虽然大家(坦克兵)都很疲惫,但我们还不能休息,因为战斗马上就要到来,目标——豪耶马什盖!
感谢这次机动,让我们悄悄地出现在了敌军要的后勤补给中心的外围。我们现在将全部的注意力集中在了通往豪耶马什盖火车站的高速公路上。这次我们占据了优势,敌人绝想不到我们绕到了他们的背后。
达成对敌的突然性就是成功的一半,我们必须利用这个机会直扑火车站。清晨的浓雾大大降低了能见度,但我还是决定在晨雾中展开进攻,出敌意料和速度就是我们的优势,不能让豪耶马什盖的敌人有抵抗之机。我向所有坦克车长下达了命令,要求他们迅速做好战斗准备,并将我的命令传达给车组每一个人。几分钟后,全营都做好了战斗准备……
我通过无线电发出了进攻的命令,战斗开始了……前行了1公里后,领头的谢尔曼坦克在公路右侧的树林里发现了敌人的几辆自行火炮①,他们立刻通过无线电示警并且通报了敌人具体的位置。毫无疑问,这里肯定有埋伏。近卫军少尉彼得·卡拉梅舍夫(Petr Karamyshev)和近卫军中尉米哈伊尔·切热戈夫(Mikhail Chezhegov)的谢尔曼坦克率先开火,3辆自行火炮当场被我们打成火球……我们后来从所俘虏的受伤的德国坦克军官那儿才得知,我们的出现出乎了他们的意料,他们当时都在睡觉。
这时,豪耶马什盖的守军被惊动了,许多德国法西斯分子衣衫不整地从农屋里冲出来,其中一些人奔向了他们还挂在牵引车上的反坦克炮。我立刻下令所有坦克一边开火,一边冲上火车站的街道。一些坦克压倒栅栏,冲进花园碾压停在里面的敌军车辆,谢尔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