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类口头文学创作讲起,分别介绍了西方的《荷马史诗》和中国的《诗经》。在中国文学部分中,从先秦的文学现象讲述到唐诗、宋词、元曲以及明清传奇,又介绍到现、当代的中国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在外国文学部分,介绍了众多的文学大师以及他们的作品,如高尔基、小仲马、莎士比亚、巴尔扎克、普希金等。
目录
中国篇
第一章先秦时期
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编定成书
《诗经》是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是我国文学光辉的起点,它所表现的“饥者歌其食,劳者歌其事”的现实主义精神对后世文学影响,在我国乃至世界文化都占有极高的地位。
屈原的创作标志着中国诗歌个人独唱时代的到来
屈原以其伟大的创造,开创了我国浪漫主义诗歌的源头,由他奠定的楚辞体成为我国文学一种富有的文学样式,与《诗经》并称“风骚”,对后世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先秦散文的成就
我国古代散文的发端,可以追溯到殷商时代。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各国诸侯强横跋扈,互相攻伐,这是一个经济政治大动荡的时期,也是学术文化大发展的时期。古代散文也由萌芽逐渐成熟,《尚书》的出现,是先秦散文形成的标志。
第二章 秦汉时期
汉赋的兴起与发展
汉赋,无疑是中国古典文学中一种影响深远的体裁。赋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漫长的时间,它大约产生在战国后期,接受了纵横家游说之辞及楚辞的巨大影响,到了汉代瓜熟蒂落,达到了鼎盛时期。
中国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
从秦到西汉是中国古代散文诸体渐趋完备的时期。汉兴以后,陆贾、贾谊、刘安诸人总结前代历史教训和诸子百家之说,其文铺张扬厉,纵横捭阖,犹有战国遗风。
中国历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的诞生
《史记》的诞生,是中国文化的一件大事。它无论在中国史学史还是在中国文学,都堪称是一座伟大的丰碑。史学方面姑且不论,文学方面,它对古代的小说、戏剧、传记文学、散文,都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汉乐府的出现
汉武帝时,政府设了一个掌管音乐的机构,叫乐府。它的具体任务一是将文人创作的为统治者歌功颂德的诗谱上曲,以备朝廷在举行大典、祭祀和欣赏时用。二是广泛收集民间歌谣曲调、配置歌谱供统治者娱乐。后来人们将乐府中保存下来的歌辞也叫“乐府”,统称为“乐府诗”。
《古诗十九》的产生
汉代产生了不少不知名的五言诗,其中名的是《古诗十九》。这一组诗代表了汉代文人五言诗的成就,同时标志了汉代文人五言诗发展的新阶段。
第三章 魏晋南北朝时期
“三曹”、“七子”并世而出
魏晋时期,“三曹”、“七子”并世而出,为中国文学打开了一个新的局面。在当时建都的邺城,聚集了一大批文人。诗、赋、文创作都有了新的突破。尤其是诗歌,吸收了汉乐府民歌之长,情词并茂,具有慷慨悲凉的艺术风格。
“竹林七贤”开一代风气
“竹林七贤”鄙视功名,轻视名教,粪土富贵,崇尚自然,高扬自我。他们尚清谈,喜服食,好饮酒,能诗文,擅音律,风度高迈,气概不凡,开一代风气,显一世风流。
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题材
陶诗沿袭魏晋诗歌的古朴作风而进入更纯熟的境地,像一座里程碑标志着古朴的歌诗所能达到的高度,同时他又是一位创新的先锋。他成功地将“自然”提升为一种美的至境,开创了田园诗这种新的题材。
南朝乐府民歌兴盛
南朝乐府民歌产生于晋、宋、齐等朝代,现存歌辞,主要是当时乐府机构为南朝士族的荒淫享乐而采集的,分为“吴歌”和“西曲”两大类。其诗歌形式主要采用五言四句的体制,清新活泼,对后来诗歌形式的发展有较大影响。
北朝乐府民歌的繁荣灿烂
北朝是我国文学民歌又一次繁荣灿烂的时代,是继周民歌以和汉乐府民歌之后,又一批民间口头创作石破天惊地集中出现。北朝乐府民歌题材范围较广,除恋歌外,还有战歌和牧歌,风格刚健朴质。
南北朝文学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