侗族卷-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

价格 3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佳作荟萃,群星璀璨。作为“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的一部分,中国作家协会编辑出版了“新时期中国少数民族文学作品选集”。这是对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成果的梳理和检阅,是我国少数民族发展的大事,也是中国当代文坛的盛事。这套丛书编选了各个少数民族各类题材的代表性作品,集中展示了新时期我国少数民族文学繁荣发展的景象,也拓展和扮靓了中国当代文学的版图。

目录

前言袁仁琮 / 1


小说


铁师傅袁仁琮 / 3

世界在他们眼前展开罗来勇 / 13

鸟市微情滕树嵩 / 32

山葬熊飞 / 36

野妹崽刘芝凤 / 71

龙塘门客俏刘荣敏 / 82

五爹趣事石干成 / 95

风尘蔡劲松 / 104

白牛隆振彪 / 113

红伞林盛青 / 131

丑妹吴浩 / 136

赶考覃水坤 / 159

我们寨的小木桥卜蓬 / 163

七月薅秧北洛 / 172

生死树谭良洲 / 181

桐油花石玉锡 / 192

桃花水红潘年英 / 206

说谎事件杨秀刚 / 216


散文


虎乡谈往杨进铨 / 239

琴声中的将军侗枫 / 241

窗前断了你的歌声杨树清 / 245

忠诚的卫士粟周熊 / 250

吾心如竹王启友 / 254

姜箩悠悠秦秀强 / 256

回忆乡村的细节姚瑶 / 259

老屋王远白 / 265

李子树下听花开姚胜祥 / 269

画眉坳莫屈 / 273

巴拉河钓趣杨琼 / 277

一炷心香石万荣 / 280

到庙上去看医生黄秀福 / 283

家有百岁忧陆宗成 / 287

故乡走向心灵深处杨玉梅 / 294

六十丈洞瀑布龙迅 / 301

草叶上一阵风踮起脚尖龙章辉 / 304

来宝姚茂椿 / 308

碎语萧溪杨光焕 / 311

割草杨代富 / 314

雪夜上井冈袁显荣 / 318

一池幻梦丹玥 / 322

母亲的铺甘典江 / 327

朝平江杨曦 / 330

台地老湖 / 343

孤独石庆慧 / 357


诗歌



颂离休将军苗延秀 / 365

侗乡歌场李光厚 / 367

胜迹痕影(组诗)陶光弘 / 370

你是那一个太阳吗龙超云 / 373

的情书石新民 / 375

母亲的纺锤吴能夫 / 379

侗乡情思(三章)柯原 / 381

母亲的灯黄松柏 / 384

春天的情思(组诗)傅安辉 / 386

煮在锅里的月色白沙 / 390

清水江恋歌龙道炽 / 391

你不来,我不敢老去庭艳 / 395


报告文学


世界第十二李苑 / 399

桂林有个山歌王黄钟警 / 406

三坐牢房的龙大道烈士陆景川 / 413



长篇作品存目/ 425

编后记/ 427

摘要与插图

铁师傅
袁仁琮


铁师傅是侗乡阿当寨人,打铁手艺很高,远近颇有名气,人也和气,因此,人们不叫他姓名,都称他“铁师傅”。
铁师傅脸黑,手黑,像炭一样,不是脏,而是长年累月火烤的结果。侗家人喜欢穿家机布短对襟衣,宽腰边大管裤,为的是做活路方便。铁师傅却不同,无论冷天热天,都穿一件青家机布长衫,长衫的一角系在宽宽的布腰带里。脚蹬一双粗打草鞋,一副铜边老花镜架在鼻梁上,看人的时候,眼光从上面投射出来。加上那只加工粗糙的盛家什的牛皮箱子,像过去私馆里的教书先生,也像走村串寨的劁猪匠。不过,这皮箱只有上乡场卖家什,走村串寨的时候才用。在铁工场里,用的是一只又黑又旧的木桶。
十七年前的一个下午,铁师傅到我们寨子来卖货,我见到他时,皮箱里只剩一把菜了。我买过几把菜,不是软口,就是很脆,一碰着骨头不卷就崩,很想买一把合用的菜。我拿起这一把菜看了又看,还下不了决心买。旁边有人鼓动我说:“买下吧,他的货好,上面打得有印记,包退的。”
我看了靠背的地方,确有小指头那么大一个手艺人的印记:“普老扎记。”
当时我还不知道“铁师傅”的名气,既然有人鼓动,想来也不会差。但我嫌它是被别人选剩的,靠把这一头的口子还有一处小小夹灰的地方,便要他多少让一点价。
铁师傅从铜边眼镜框上面望我一阵,说他的家什把把都是尽心打的,那点灰夹得很浅,磨一两次就掉了,末了说:“钱一个不让,信得过就买。”
鼓动我买的人又劝我说:“买吧,不会错的。”
看他那样子不像是卖嘴巴吃饭的,我买了,但又说:“要是不合用,还要找你。”
“用不着你找,带个口信,要换要打都行。”铁师傅推推滑到鼻尖上来的铜边老花镜,很自信地说,“我住在阿当寨附近,不过得走一段上山路就是了。”
阿当寨是侗乡十八寨远的一个小寨,离我们客家虽说只十几华里,但是,抬头是山,抬脚是山。翻架山,脚杆软;绕个弯,要一天。走一段大路,到了阿当寨,远远望见铁师傅住处了,还要走几里山路哩。话是这么说,要真的不行,情愿丢了当破烂,也不愿找他了。再说,要是去找,他气鼓气胀的,不乐意,就更没意思了。奇怪的是这菜却出奇地好用,轻重合适,口子不脆不软,砍砍切切,几个月不磨一次,还是那么风快。夹灰的地方也没往深处裂,磨过两次,真的掉了。青光闪闪的口,真有往上面吹一根头发也会断的样子。
我们一家人都喜欢用好家什,是老婆,家什不好用就发脾气。可是自从买了铁师傅这把菜,她把别的菜都丢一边。砍猪草,削篾条,甚至砍灶火用的细柴,也用这把菜。
我对妻子说:“你这样干,再好的子也抵不住!”
我这一说,老婆索性提出花点钱,把家里的锄头、柴、镰、斧头之类都换一换。还说,要是铁师傅忙,哪怕在铁工场里等两天,也要把这几样东西打回来。
那是1963年的夏天。几经挫折,人们从痛苦中受到了教育,农村政策得到调整,对手艺人卡得不那么紧了。铁师傅的手艺好,生意兴隆。小小的铁工场除去铁师傅和徒弟活动的范围,被顾客们占满了。他们坐的坐,站的站,有的四脚朝天地躺在一张破草席上呼呼大睡。这些人已经熬了一夜。
我起了个大早,带上几个特意准备的糯米粑粑,一件从部队带回来的旧雨衣,翻山越岭,紧赶慢赶,到太阳火烫火烫的时候,经过几番周折,找到了铁工场。
铁师傅记性真好,见是我,停下手里活路,迎出来,边擦眼镜片上的灰尘,边问:“哦,你来啦?菜好用啵?”
我说:“好用,好用,成了我家的宝贝喽。”
接着,我把打算一一向他说了,拍拍我带来过夜的旧雨衣,说:“我怕师傅太忙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