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浒传-品读版-(上下册)

价格 6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3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水浒传》为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主要讲述了北宋末年以宋江为的梁山好汉聚众起义、替天行道的故事,塑造了众多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作为中国古代秀的长篇小说之一,《水浒传》流传极广,对后世影响很大。人们通过阅读《水浒传》,领略梁山好汉不畏强暴、伸张正义的精神风貌,并从中汲取精神能量,获得智慧。
      
《水浒传》作为十分欣赏的古典小说之一,曾受到他的高度评价。阅读中国古典小说,总能以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提出不少新见解,并且善于联系现实生活,活学活用。《水浒传——品读版》在《水浒传》原著的基础上,添加了品读《水浒传》的相关内容,即本书中的黑体字部分。这些内容已经通过中央文献研究室审定。《水浒传——品读版》一书让读者在阅读小说原著的同时,能够领会的学习态度,借鉴其读书方法,并通过对《水浒传》的品读加深对小说原著的理解。

目录

引  /001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003
第二回  王教头私走延安府  九纹龙大闹史家村/015
第三回   史大郎夜走华阴县  鲁提辖拳打镇关西/030
第四回   赵员外重修文殊院  鲁智深大闹五台山/039
第五回   小霸王醉入销金帐  花和尚大闹桃花村/054
第六回    九纹龙剪径赤松林  鲁智深火烧瓦罐寺/064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073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083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090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陆虞候火烧草料场/99
第十一回   朱贵水亭施号箭  林冲雪夜上梁山/107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118
第十三回   急先锋东郭争功  青面兽北京斗武/125
第十四回    赤发鬼醉卧灵官殿  晁认义东溪村/133
第十五回    吴学究说三阮撞筹  公孙胜应七星聚义/141
第十六回   杨志押送金银担  吴用智取生辰纲/150
第十七回   花和尚单打二龙山  青面兽双夺宝珠寺/160
第十八回   美髯公智稳插翅虎  宋公明私放晁/170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179
第二十回   梁山泊义士尊晁盖  郓城县月夜走刘唐/188
第二十一回 虔婆醉打唐牛儿  宋江怒杀阎婆惜/196
第二十二回 阎婆大闹郓城县  朱仝义释宋公明/209
第二十三回 横海郡柴进留宾  景阳冈武松打虎/217
第二十四回 王婆贪贿说风情  郓哥不忿闹茶肆/226
第二十五回 王婆计啜西门庆  淫妇药鸩武大郎/248
第二十六回 郓哥大闹授官厅  武松斗杀西门庆/255
第二十七回 母夜叉孟州道卖人肉  武都头十字坡遇张青/265
第二十八回 武松威镇安平寨  施恩义夺快活林/272
第二十九回 施恩重霸孟州道  武松醉打蒋门神/279
第三十回 施恩三入死囚牢  武松大闹飞云浦/286
第三十一回 张都监血溅鸳鸯楼  武行者夜走蜈蚣岭/295
第三十二回 武行者醉打孔亮  锦毛虎义释宋江/304
第三十三回 宋江夜看小鳌山  花荣大闹清风寨/316
第三十四回 镇三山大闹青州道  霹雳火夜走瓦砾场/325
第三十五回 石将军村店寄书  小李广梁山射雁/334
第三十六回 梁山泊吴用举戴宗  揭阳岭宋江逢李俊/344
第三十七回 没遮拦追赶及时雨  船火儿大闹浔阳江/353
第三十八回 及时雨会神行太保  黑旋风斗浪里白跳/363
第三十九回 浔阳楼宋江吟反诗  梁山泊戴宗传假信/374
第四十回 梁山泊好汉劫法场  白龙庙英雄小聚义/387
第四十一回 宋江智取无为军  张顺活捉黄文炳/395
第四十二回 还道村受三卷天书  宋公明遇九天玄女/406
第四十三回 假李逵剪径劫单人  黑旋风沂岭杀四虎/415
第四十四回 锦豹子小径逢戴宗  病关索长街遇石秀/427
第四十五回 杨雄醉骂潘巧云  石秀智杀裴如海/438
第四十六回 病关索大闹翠屏山  拚命三火烧祝家庄/450
第四十七回 扑天

摘要与插图

第一回
张天师祈禳瘟疫  洪太尉误走妖魔
诗曰:
绛帻鸡人报晓筹,尚衣方进翠云裘。
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
日色才临仙掌动,欲傍衮龙浮。
朝罢须裁五色诏,佩声归到凤池头。
话说大宋仁宗天子在位,嘉祐三年三月三日五更三点,天子驾坐紫宸殿,受百官朝贺。但见:
祥云迷凤阁,瑞气罩龙楼。含烟御柳拂旌旗,带露宫花迎剑戟。天香影里,玉簪珠履聚丹墀;仙乐声中,绣袄锦衣扶御驾。珍珠帘卷,黄金殿上现金舆;凤尾扇开,白玉阶前停宝辇。隐隐净鞭三下响,层层文武两班齐。
当有殿头官喝道:“有事出班早奏,无事卷帘退朝。”只见班部丛中,宰相赵哲、参政文彦博出班奏曰:“目今京师瘟疫盛行,民不聊生,伤损军民多矣。伏望陛下释罪宽恩,省刑薄税,以禳天灾,救济万民。”天子听奏,急敕翰林院随即草诏:一面降赦天下罪囚,应有民间税赋,悉皆赦免;一面命在京宫观寺院,修设好事禳灾。不料其年瘟疫转盛,仁宗天子闻知,龙体不安,复会百官,众皆计议。向那班部中,有一大臣越班启奏。天子看时,乃是参知政事范仲淹,拜罢起居,奏曰:“目今天灾盛行,军民涂炭,日夕不能聊生,人遭缧绁之厄。以臣愚意,要禳此灾,可宣嗣汉天师星夜临朝,就京师禁院①,修设三千六百分罗天大醮②,奏闻上帝,可以禳保民间瘟疫。”仁宗天子准奏,急令翰林学士草诏一道。天子御笔亲书,并降御香一炷,钦差内外提点殿前太尉洪信为天使,前往江西信州龙虎山,宣请嗣汉天师张真人星夜临朝,祈禳瘟疫。就金殿上焚起御香,亲将丹诏付与洪太尉,即便登程前去。
1942年夏秋之交,在延安接见华君武、蔡若虹、张谔等三位画家。据华君武回忆:“我记得开始问到蔡若虹籍贯,知道是江西人时,就问蔡若虹:‘知道不知道江西有位大名鼎鼎的道教头头张天师,蔡若虹说不出张天师的来历,就讲了一段关于张天师的笑话。”(《缅怀(下)》,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年12月版,第444页。)。
注:张天师(34—156),即张陵、张道陵,东汉沛国丰县(今属江苏)人。曾在西川鹄鸣山造作道书,创立道派,为原始道教定型。因参加者须出五斗米,所以又被称为“五斗米道”。后世道教尊他为“张天师”。其子孙自张鲁后,世代相替,居江西龙虎山。本书此处提到的“天师张真人”为张道陵后辈传人。
洪信领了圣旨,辞别天子,背了诏书,盛了御香,带了数十人,上了铺马①,一行部从离了东京,取路径投信州贵溪县来。但见:
遥山叠翠,远水澄清。奇花绽锦绣铺林,嫩柳舞金丝拂地。风和日暖,时过野店山村;路直沙平,夜宿邮亭驿馆。罗衣荡漾红尘内,骏马驱驰紫陌中。
且说太尉洪信赍擎御书丹诏,一行人从上了路途,夜宿邮亭,朝行驿站,远程近接,渴饮饥餐,不止一日来到江西信州。大小官员出郭迎接,随即差人报知龙虎山上清宫住持道众准备接诏。次日,众位官同送太尉到于龙虎山下。只见上清宫许多道众,鸣钟击鼓,香花灯烛,幢幡宝盖,一派仙乐,都下山来迎接丹诏。直至上清宫前下马,太尉看那宫殿时,端的是好座上清宫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