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套装共4册)

价格 49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博文图书网

管理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四大古典名著之一,明清神魔小说的代表作,也是古代长篇浪漫主义小说的之作。书以唐僧玄奘取经为蓝本,加以大胆想象,写出了师徒四人历经劫难,取得真经而归的故事。但是,在神幻的外衣之下包裹着现实生活的本质,意味深长地寄寓了广大人民反抗恶势力,要求战胜自然、困难的乐观精神,曲折地反映了封建时代的社会现实。

目录

第一回  灵根育孕源流出 心性修持大道生 一
第二回  悟彻菩提真妙理 断魔归本合元神 九
第三回  四海千山皆拱伏 九幽十类尽除名 一六
第四回  官封弼马心何足 名注齐天意未宁 二三
第五回  乱蟠桃大圣偷丹 反天宫诸神捉怪 三〇
第六回  观音赴会问原因 小圣施威降大圣 三七
第七回  八卦炉中逃大圣 五行山下定心猿 四四
第八回  我佛造经传极乐 观音奉旨上长安 五〇
第九回  袁守诚妙算无私曲 老龙王拙计犯天条 五七
第十回  二将军宫门镇鬼 唐太宗地府还魂 六四
第十一回  还受生唐王遵善果 度孤魂萧瑀正空门 七二
第十二回  玄奘秉诚建大会 观音显像化金蝉 七九
第十三回  陷虎穴金星解厄 双叉岭伯钦留僧 八六
第十四回  心猿归正 六贼无踪 九三
第十五回  蛇盘山诸神暗佑 鹰愁涧意马收缰 一〇一
第十六回  观音院僧谋宝贝 黑风山怪窃袈裟 一〇八
第十七回  孙行者大闹黑风山 观世音收伏熊罴怪 一一六
第十八回  观音院唐僧脱难 高老庄大圣除魔 一二五
第十九回  云栈洞悟空收八戒 浮屠山玄奘受心经 一三一
第二十回  黄风岭唐僧有难 半山中八戒争先 一三九
第二十一回  护法设庄留大圣 须弥灵吉定风魔 一四六
第二十二回  八戒大战流沙河 木叉奉法收悟净 一五三
第二十三回  三藏不忘本 四圣试禅心 一六〇
第二十四回  万寿山大仙留故友 五庄观行者窃人参 一六八
第二十五回  镇元仙赶捉取经僧 孙行者大闹五庄观 一七六
第二十六回  孙悟空三岛求方 观世音甘泉活树 一八五
第二十七回  尸魔三戏唐三藏 圣僧恨逐美猴王 一九二
第二十八回  花果山群妖聚义 黑松林三藏逢魔 二〇〇
第二十九回  脱难江流来国土 承恩八戒转山林 二〇七
第三十回  邪魔侵正法 意马忆心猿 二一四
第三十一回  猪八戒义激猴王 孙行者智降妖怪 二二三
第三十二回  平顶山功曹传信 莲花洞木母逢灾 二三一
第三十三回  外道迷真性 元神助本心 二三九
第三十四回  魔王巧算困心猿 大圣腾那骗宝贝 二四七
第三十五回  外道施威欺正性 心猿获宝伏邪魔 二五六
第三十六回  心猿正处诸缘伏 劈破傍门见月明 二六三
第三十七回  鬼王夜谒唐三藏 悟空神化引婴儿 二七一
第三十八回  婴儿问母知邪正 金木参玄见假真 二七九
第三十九回  一粒金丹天上得 三年故主世间生 二八七
第四十回  婴儿戏化禅心乱 猿马归木母空 二九五
第四十一回  心猿遭火败 木母被魔擒 三〇三
第四十二回  大圣殷勤拜南海 观音慈善缚红孩 三一一
第四十三回  黑河妖孽擒僧去 西洋龙子捉鼍回 三一九
第四十四回  法身元运逢车力 心正妖邪度脊关 三二七
第四十五回  三清观大圣留名 车迟国猴王显法 三三六
第四十六回  外道弄强欺正法 心猿显圣灭诸邪 三四三
第四十七回  圣僧夜阻通天水 金木垂慈救小童 三五一
第四十八回  魔弄寒风飘大雪 僧思拜佛履层冰 三五九
第四十九回  三藏有灾沉水宅 观音救难现鱼篮 三六六
第五十回  情乱性从因爱欲 神昏心动遇魔头 三七五
第五十一回  心猿空用千般计 水火无功难炼魔 三八二
第五十二回  悟空大闹金洞 如来暗示主人公 三八九
第五十三回  禅主吞餐怀鬼孕 黄婆运水解邪胎 三九七

摘要与插图

理圆四德,智满金身。缨络(yīng
luò)垂珠翠,香环结宝明。乌云巧叠盘龙髻,绣带轻飘彩凤翎。碧玉纽,素罗袍,祥光笼罩;锦绒裙,金落索,瑞气遮迎。眉如小月,眼似双星。玉面天生喜,朱唇一点红。净瓶甘露年年盛,斜插垂杨岁岁青。解八难,度群生,大慈悯:故镇太山,居南海,救苦寻声,万称万应,千圣千灵。兰心欣紫竹,蕙性爱香藤。他是落伽山上慈悲主,潮音洞里活观音。
  如来见了,心中大喜道:“别个是也去不得,须是观音尊者,神通广大,方可去得。”菩萨道:“弟子此去东土,有甚言语吩咐?”如来道:“这一去,要踏看路道,不许在霄汉中行,须是要半云半雾;目过山水,谨记程途远近之数,叮咛那取经人。但恐善信难行,我与你五件宝贝。”即命阿傩、迦叶,取出“锦襕(lán)袈裟”一领,“九环锡杖”一根,对菩萨言曰:“这袈裟、锡杖,可与那取经人亲用。若肯坚心来此,穿我的袈裟,免堕轮回;持我的锡杖,不遭毒害。”这菩萨皈依拜领。如来又取出三个箍儿,递与菩萨道:“此宝唤做‘紧箍儿’,虽是一样三个,但只是用各不同。我有‘金、紧、禁’的咒语三篇。假若路上撞见神通广大的妖魔,你须是劝他学好,跟那取经人做个徒弟。他若不伏使唤,可将此箍儿与他戴在头上,自然见肉生根。各依所用的咒语念一念,眼胀头痛,脑门皆裂,管教他入我门来。”
  那菩萨闻言,踊跃作礼而退。即唤惠岸行者随行。那惠岸使一条浑铁棍,重有千斤,只在菩萨左右,作一个降魔的大力士。菩萨遂将锦襕袈裟,作一个包裹,令他背了。菩萨将金箍藏了,执了锡杖,径下灵山。这一去,有分教:佛子还来归本愿,金蝉长老裹栴檀(zhān
tán)。
  那菩萨到山脚下,有玉真观金顶大仙在观门接住,请菩萨献茶。菩萨不敢久停,曰:“今领如来法旨,上东土寻取经人去。”大仙道:“取经人几时方到?”菩萨道:“未定,约摸二三年间,或可至此。”遂辞了大仙,半云半雾,约记程途。有诗为证。诗曰:
  万里相寻自不言,却云谁得意难全?求人忽若浑如此,是我平生岂偶然?传道有方成妄语,说明无信也虚传。愿倾肝胆寻相识,料想前头必有缘。
  师徒二人正走间,忽然见弱水(险恶难渡的河海)三千,乃是流沙河界。菩萨道:“徒弟呀,此处却是难行。取经人浊骨凡胎(指凡人),如何得渡?”惠岸道:“师父,你看河有多远?”那菩萨停立云步看时,只见:
  东连沙碛(qì),西抵诸番;南达乌戈,北通鞑靼(dá
dá)。径过有八百里遥,上下有千万里远。水流一似地翻身,浪滚却如山耸背,洋洋浩浩,漠漠茫茫,十里遥闻万丈洪。仙槎(chá)难到此,莲叶莫能浮。衰草斜阳流曲浦,黄云影日暗长堤。那里得客商来往?何曾有渔叟依栖?平沙无雁落,远岸有猿啼。只是红蓼花蘩知景色,白香细任依依。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