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关怀

价格 8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以佛修心,以道治身,以儒治世,佛道儒三教是构成中国传统信仰、思想与文明大厦的三根主要支柱。净土信仰作为中国化佛教的核心信仰,既有现实关怀,更有关怀,“佛法原是教人了生死的,非只当一种高超玄妙话说说。”(印光)蔚为壮观成主流后,终成长为中国佛教的净土宗。
  黄家章先生的专著《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关怀》紧扣佛法教人了生死的主题,从宗教即关怀的视角,以净土宗第十三祖印光的思想为研究重点,再以印光思想为交汇点,与慧远、善导、莲池和蕅益等净土宗古代祖师们的净土思想作纵向比较研究,与杨仁山、虚云、弘一、太虚和欧阳竞无等现代佛学大家的净土思想作横向比较研究,发见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思想所蕴涵的现实关怀与关怀的诸种意旨,发见其表达层的死亡恐惧与寻求解脱的愿望,解脱路径即往生阿弥陀佛的西方极乐世界。在世界诸多宗教的信仰与思想的茂密丛林中,“宗教观的宇宙乐观主义……可能晰地表达在净土宗中。”(约翰·希克)《印光思想净土信仰与关怀》因此而独树一帜。

目录

导论 研思印光思想与净土思潮的视域、路径与意义
一 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
二 曾被忽视的净土信仰、净土宗与印光思想研究
三 逐渐受到应有重视的净土宗和印光思想及其研究
四 本书的主题、三个视域、问题意识与研思径路
第一章 净土信仰、弥陀净土与净土宗
一 佛教净土信仰的流变
二 净土立宗
第二章 印光其人其行其著
一 印光生平与《印光法师文钞》的面世
二 《净土五经》与弘扬净土
三 著作、重要论文与书信
第三章 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
一 佛法教人了生死
二 末法时代的净土法门
三 唯心净土与彼岸净土的统合
四 修持的三大宗纲:信、愿、行
五 临终程序:临终三大要
第四章 印光的禅净观与诸宗观
一 “宗”与“教”不宜混淆
二 界定禅净之别
三 重释禅净四料简
四 佛教诸宗观
第五章 印光的儒佛并举思想
一 儒佛之融合与儒佛之同异
二 “释氏之孝”与“儒者之孝”
三 居尘学道,在家修行
四 在家修行三要务
第六章 印光讲述的故事及其净土义理
一 印光讲述的11则故事
二 为什么要注重讲故事?
第七章 纵比较:净土宗重要祖师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一 初祖慧远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二 善导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三 八祖莲池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四 九祖蕅益与印光的弥陀净土思想之比较
五 弥陀净土是净土宗的共同信仰归宿
第八章 横比较:晚清民初佛学大家与印光的净土思想之比较
一 杨文会的弥陀净土观
二 虚云的弥陀净土观
三 弘一的弥陀净土观
四 太虚的弥勒净土与人间净土观
五 欧阳竟无对净土的否弃
六 肯定净土之主流、否定净土之支流及其各自的趋归
第九章 点比较:印光、史怀哲和章太炎对《太上感应篇》的误读及其价值
一 印光对《感应篇》的解读
二 史怀哲对《感应篇》的解读
三 章太炎对《感应篇》的解读
四 印光、史怀哲和章太炎对《感应篇》的误读
五 误读的理论依据及其价值
第十章 印光思想与弥陀净土信仰的关怀意蕴
一 向死而生的关怀
二 儒佛双美的道德关怀
三 护生慈行的生命关怀
四 临终关怀:关怀与世俗关怀的联结时点
五 印光思想具全了作为宗教的系统化蕴涵
附录 印光思想研究综述
参考文献
后记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