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

价格 27.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道教徒诗人李白及其痛苦》篇幅 不大,但却是一部诗人李白的全面研究,举凡政治生 活、思想趣向、文学创作都论涉到了。《道教徒诗人 李白及其痛苦》中很有一些敏锐的观察,并且作了专 题的阐发。比如用两章的文字勾勒了李白的求仙学道 及与道教思想的密切关系,比如专章探析谢眺与李白 间的诗学脉络,都是以往语焉不详而后来的学人们乐 道的话题。至少郭沫若《李白与杜甫》中专列了《李 白的道教迷信及其觉醒》一节。书中发扬李白的 浪漫精神,他的狂与梦、他的寂寞与痛苦、他的一住 情深……这一方面固是诗人生命异彩的真实呈现,另 一方面也未始不是作者的主观渲染。

目录

怀李太白为本书渝版题

第一章  导论
    一  疯狂,梦境,和艺术世界的相通与相异
    二  李白的本质:生命和生活
    三  异国的精神教养
    四  游侠
    五  所谓豪气
第二章  李白求仙学道的生活之轮廓
第三章  道教思想之体系与李白
第四章  失败了的鲁仲连李白的从政
第五章  李白的文艺造诣与谢眺
第六章  李白:寂寞的超人
    一  李白的情感生活
    二  李白的友谊
    三  了解李白之杜甫
    四  李白之身后
    五  李白和山东
    六  李白的风度和勤学
    七  李白与一般诗人之共同点
    八  李白之痛苦

摘要与插图

     八 李白之痛苦 不过,在说过一切话之后,李白却还是一无所有 :空虚和寂寞 而已,渺茫和痛苦而已。
     他自己的一切,是失败了,“我发已种种, 所为竟无 成!”(《留别西河刘少府》) 就根本处说,李白不能算矛盾,他有丰盛的生命 力,他要执著 于一切。但是就表现上说,就不能不算矛盾了,因为 他要求得急 切,便幻灭得迅速,结果我们看见他热中,却又 冷淡了。
    一会儿是“人生在世须尽欢”,一会儿是“人生在世 不称意”;一会 儿他以孔子自负“我志在删述”,一会儿他又不 起孔子,“凤歌 笑孔丘”,矛盾多末大! 李白的精神是现世的,但他的痛苦即在爱此现世 而得不到此现 世上,亦即在想保留此现世,而此现世终归于无常上 。他刚说着: “百年三万六千日,一日须倾三百杯,遥看汉水鸭头 绿,恰似葡萄 初酸醅。此江若变作春酒,垒麴便筑糟丘台。千金骏 马换少妾,笑 坐雕鞍歌《落梅》。车旁侧挂一壶酒,凤笙龙管行相 催。”(《襄 阳歌》)说得多末高兴,然而马上感到“襄王云雨今 安在,江水东 流猿夜声”,虚无了! “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惟觉时之枕席 ,失向来之烟 霞。世间行乐亦如此,古来万事东流水。”(《梦游 天姥吟留 别》)从来现世主义者必须遇到的悲哀就正是空虚。
    想到这地方便 真要解放了,所以,接着是:“别君去兮何时还,且 放白鹿青崖 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 得开心颜!” 又如他作的《古风》:“庄周梦胡蝶,胡蝶为庄周。
    一体更变易, 万事良悠悠。乃知蓬莱水,复作清浅流。青门种瓜人 ,旧日东陵 侯。富贵固如此,营营何所求。”和这意思是一模一 样的。倘若 想起“名利徒煎熬,安得闲余步”来,当然会有“抚 己忽自笑,沉吟 为谁故”的不知所以之感了。
     从虚无就会归到命运上去,“良辰竟何许,大运 有沦忽”,李白 是有道教信仰的人,更容易想到个人的力量之小,大 运的力量之 大。由现世虚无而解脱固然是一种反应了,由现世虚 无而更现世, 也是一种反应,所以又有“人生达命岂假愁,且饮美 酒登高楼” (《梁园吟》)的话。
     然而人生既为命运所操持,倘若不然而能够操持 命运,岂不更 好么?符合了这种理想的,便是神仙。你看:“容颜 若飞电,时景 如飘风。草绿霜已白,日西月复东。华鬓不耐秋,飘 然成衰蓬。
    古来贤圣人,一一谁成功?君子变猿鹤,小人为沙虫 。不及广成 子,乘云驾轻鸿。”(《古风》)便恰恰说明了从受 命运支配到要支 配命运,因而学仙的心理过程。
     但是我们却不要忘了,像李白这样人物的求仙学 道,是因为太 爱现世而然的,所以他们在离去人间之际,并不能忘 了人间,也不 能忘了不得志于人间的寂寞的。所以他虽然上了华山 ,“虚步蹑太 清”了,但他并没忘了“俯视洛阳川,茫茫走胡兵。
    流血涂野草, 豺狼尽冠缨”。
     让我再重复地说吧,李白对于现世,是抱有极其 热心的要参 加,然而又有不得参加的痛苦的,他那寂寞的哀感实 在太深了,尤 其在他求仙学道时更表现出来。他曾经说:“桃李何 处开,此花非 我春。唯应清都境,长与韩众亲。”他曾经说:“太 白何苍苍,星 辰上森列。去天三百里,邈尔与世绝。中有绿发翁, 披云卧松雪。
    不笑亦不语,宜栖在岩穴。……铭骨传其语,竦身已 雷灭。仰望不 可及,苍然五情热。吾将营丹砂,永与世人别。”我 们大可以想象 吧,这是一种什么况味! 然而,怎么样呢?神仙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