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说佛(诸行无常,一切皆苦。诸法无我,寂灭为乐)(梁启超、胡适、林语堂、朱自清、郁达夫、川端康成等参禅指津)

价格 36.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汇集梁启超、冯友兰、汤用彤、金克木、赵朴初、池田大作等现、当代中外名家的佛学作品数十篇,内容涉及佛祖菩萨、佛教教义、佛教源流、佛教文化、佛教修行、佛教与中国文化等方面,是一部取材广泛、择选周全的“说佛谈禅”作品集。

目录

佛陀
龙树和世亲
观音崇拜之由来
地藏菩萨
原始佛教教理纲要
四圣谛
照见五蕴皆空
无常之恸
“无我”与“自我”
佛教的涅槃
印度佛教的起源及其兴衰
中国佛学的建立
隋唐佛学之特点
藏传佛教密宗
日本的佛教
中国佛教哲学
谈谈汉译佛教文献
读戒律
论佛典翻译文学
学佛的基础入道的要门
五戒及其内容
冥想禅定
佛教的现代智慧
佛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
佛学传入对中国思想界之影响
佛教和中国传统
佛教与中国文学
佛教与中国绘画
佛教与中国雕刻

摘要与插图

在佛法里,把人天分成“欲界”“色界”“五色界”三界。我们住的地方,还有一些情欲较重的、天人住的地方都叫“欲界”,是色受想行识五蕴具足的;再精致一点的地方叫“色界”,这一界的天人和环境,佛经说是“殊妙精好”,是很细致清净的地方,但还是有五蕴。
  到了“五色界”,是物质和形体都没有了,只剩下“识”。
  我们把“孙悟空”的名字与形相打破,他是五蕴的象征,五蕴是不能自制的,因此横冲直撞、无所顾忌。再来,我们把“天”的固定形相打破,天也是一种象征,在佛经里,天有光明、自然、清净、自在、之意。
  然后我们可以得到这样的结论,如果一个人顺着五蕴的推动,就会扰乱自在清净光明的“天性”,粗重的“五蕴山”,则是束缚、镇压,使我们不能解脱的背负呀!《华严经》里把世间分成“器世间”(容受众生为众生所用的山河大地)、“五阴世间”(又叫五蕴世间、有情世间)、“智正觉世间”(超出三界轮回的世间),意思是我们居住的世界是五蕴和合的世间,众生受五蕴山的压制是自然的状况。
  (林清玄)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