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价格 6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能断人生各种执著,给身心带来强大正能量的生命开示录。只要你掌握了哪怕其中短短一句的智慧,苦不苦什么的都会无 所畏。
  当然,假如你不太懂其中的意思,它也并非对你没有利益。当自己遭逢磨难、疾病、不顺时,单单是抄写或念诵一遍此经,就有助于逢凶化吉、遇难成祥。甚至只是把它放在家里,或带在身边,此处也相当于有了佛塔,能化解诸般灾祸,增添无边吉祥。 
  这一点,不管你是否信仰佛教,都会如此!

目录

前言 能断金刚的智慧 
《金刚经》原文
能断:《金刚经》给你强大
引言篇
依靠《金刚经》,能够消灾免难 
《金刚经》的译本,是大成就者加持过的
初善题目篇
《金刚经》为什么以“金刚”为喻 
中善经义篇
第一品:法会因由
佛陀讲经有五种圆满 
为什么在佛陀口中,低劣的饮食也能变成无上美味 
修行时,身体端直重要 
第二品:善现启请 
敬佛菩萨要这样敬 
谁能让我们今生来世都快乐 
敢问佛陀心安何处 
佛经的每个字都有极深意义 
第三品:大乘正宗 
如何发菩提心 
什么是“世俗菩提心” 
什么是“胜义菩提心” 
何为真正的菩萨 
第四品:妙行无住 
向菩萨学布施 
这样布施,福德无法衡量
“布施”本是如梦如幻 
第五品:如理实见
真正的如来是什么样子 
第六品:正信希有 
 
对《金刚经》有信心,也是一种福德 
有了空性见,就能迅速解脱 
万法的显现不是障碍,对万法的执著才是 
执著万法,是生死轮回之根 
执著空性,谁也救不了
渡河离不开船,但到了对岸,就必须舍去 
第七品:无得无说 
佛陀、佛法真的存在吗 
佛言不可说 
万法不是有,也不是无 
佛与菩萨的区别在哪儿 
第八品:依法出生 
什么是财布施 
什么是法布施 
《金刚经》是诸佛、佛法的出生处 
佛法是智慧的境界 
第九品:一相无相 
什么是沙门四果 
没有对色声香味触法的执著,才是真正的预流果 
没有来去的执著,才是真正的一来果 
什么是不来果 
阿罗汉为什么叫“战胜敌人” 
阿罗汉若认为“我已得到阿罗汉果”,会有什么过失 
真正的阿罗汉不可能觉得“我是人中第一,我很了不起” 
“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第十品:庄严净土
获得法是一种分别念,理应舍弃 
除了心清净,世上没净土
“应无所住而生其心” 
有智慧的人,绝不贪恋梦中的身体 
第十一品:无为福胜
持诵《金刚经》,能行难做之事,能获广大福德 
第十二品:尊重正教
念诵《金刚经》的人同佛塔寺庙一样值得恭敬 
《金刚经》在哪儿,佛就在哪儿
第十三品:如法受持
《金刚经》里处处是宝,可随意取 
 
空性,并不是什么都没有
什么时候相违之法能共存
这个世界也是如梦如幻 
心清净之人,见什么都是佛;心不清净者,只见各种丑相 
一心念诵《金刚经》,就能破我执、断妄想 
第十四品:离相寂灭
具有空性智慧,才能生起大悲 
《金刚经》为什么如此希有 
有信心,就能证悟空性 
不执著有,更不执著无 
一处黑暗时,另一处必定有光明 
人为何始终摆脱不了烦恼
见相非相,即证悟了实相
真正的佛是自己的心 
有缘接触空性法门,有福报 
佛经的内容就像我们平时聊天一样 
什么是“忍”的境界
佛曾经怎样修忍 
有大智慧,才不生嗔恨心
安忍不要“口惠而实不至” 
遇到违缘时,还是尽量修一点安忍 
通达甚深空性,既是安忍,也是布施 
佛陀的说话之道 
“有”“无”是一种矛盾吗 
在有生之年,请每天念一遍《金刚经》 
第十五品:持经功德
对《金刚

摘要与插图

手捧金刚经,能断一切苦
  要知道,我们痛苦的根源,就是执著。哪怕它只有针尖那么小,也会引来绵绵不断的苦楚。每个人对于执著的东西,得到了,会患得患失;失去了,就伤心欲绝。假如没有执著,任何痛苦皆与你无缘。
  现在有些人不管信不信佛,口头上都会说不要执著,认为“一切皆空,不执著恶,也不执著善”,进而不辨取舍,做很多事情肆无忌惮。但实际上,他们津津乐道的“不执著”,也是一种极大的执著,而且是更为可怕的空执。佛陀曾谆谆告诫:宁可执著“有”如须弥山那么大,也不能执著“无”如芥子那么小。
  那么,应当如何正确地断除执著,才不至于误入歧途呢?《金刚经》中给了我们一个的答案。
  读金刚经,明心见性,消灾免难
  《金刚经》,又名《般若三百颂》,此经在汉地影响极广,自大译师鸠摩罗什翻译出来后,修行人依靠它明心见性的公案不胜枚举,普通人依靠它消灾免难的感应也比比皆是。
  很多地方有这样一种传统:人死之后,若能在七七四十九天内,为亡人念满100遍《金刚经》和1000遍《解脱经》,此人便可得到解脱。而且,在一些长寿祈福的仪式上,人们也经常念诵此经。
  有关此经的缮写,拉萨大昭寺及内蒙古的古代文库中,收藏了大量用黄金、白银抄写的版本。
  金刚经说什么
  《金刚经》主要宣说了如何断除执著,获得调伏自心的境界。整部经的内容,按印度大德莲花戒论师的观点,可以归纳在三个问题中:
  如何发菩提心?
  中间如何修持六波罗蜜多(又名六度,即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是六种可度脱生死、获得涅槃的大乘法门)?
  如何调伏自心,获得色身、法身无别的果位?
  为什么念诵《金刚经》的人同佛塔寺庙一样值得恭敬
  一、《金刚经》诠释的是般若空性,它是一切诸佛及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出生处。
  二、释迦牟尼佛在《耳饰经》中说:“末法五百世,我现文字相,观想彼为吾,尔时当恭敬。”末法时代,佛陀以文字的形象应世,既然如此,《金刚经》肯定是释迦牟尼佛,如果对其恭敬,必定会获得加持。
  三、持诵《金刚经》的人,与佛身无别。
  四、持诵般若经的人,是佛所派来的使者,在做如来的事业。
  因此,噶当派的一位尊者说:“一个人的家里若有般若经、佛塔、佛像,这就成了真正的佛堂。”
  有《金刚经》之处,诸天护法也会竭力护持。唐朝末年有个人,见一处广阔清净,遂以欢喜心在地上抄写《金刚经》。年深日久,字迹已消失不现,但天人日夜守护该地,每当下雨雪冰雹,其他地方皆被淋湿,唯有此地是干干的一片,乡民经常到这里避雨。
  后来,一位得道的和尚入定观察,得知曾有人在此写过《金刚经》,故有天人保护不为雨淋,若无知践踏经文有极大过失,于是劝乡民不可到此躲雨。
  当然,这些功德光是口头上讲,有些人不一定相信,只有通过各种教证来说明,才会知道《金刚经》跟佛陀没有任何差别。
  《金刚经》里处处是宝,可随意取
  学经典不同于学论典,论典一次只讲一个问题,但经典有自己的特点,它的内容就像珍宝仓库一样没有次第,有时候看到金子,有时候看到银子,有时候看到珊瑚……各种各样的珍宝全部堆在一起,可以随意选取。(后来大德们在造论时,必须将其归纳总结。)同样,佛陀在讲《金刚经》时,有时候讲听闻此经的功德,有时候讲恭敬此经的功德,有时候开始抉择空性。后来弟子在结集时,完
全忠于现场记录,将佛陀和须菩提的一问一答汇录成文,并没有考虑顺序排列。
  当然,每个问题都有甚深的密意,譬如对执著身体的人,佛就问“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