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讲义

价格 5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金刚经讲义》为民国时期佛学家江味农居士遗著,由后学据其讲解金刚经的笔记整理而成。自1940年正式出版以来,以其殊胜渊博,般若要旨,既祥且尽,又旁通诸大乘经而备受佛学研究人员及爱好者喜爱。此次依据版本精心点校出版,应能满足广大读者之需求。

目录

蒋叙 
范叙 
例言 
江味农居士传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一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二 
 法会因由分第一 
 善现启请分第二 
 大乘正宗分第三 
 妙行无住分第四 
 如理实见分第五 
 正信希有分第六 
 无得无说分第七 
 依法出生分第八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三 
 一相无相分第九 
 庄严净土分第十 
 无为福胜分第十一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离相寂灭分第十四 
 持经功德分第十五 
 能净业障分第十六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四 
 究竟无我分第十七 
 一体同观分第十八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离色离相分第二十 
 非说所说分第二十一 
 无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净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福智无比分第二十四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讲义卷五 
 化无所化分第二十五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无断无灭分第二十七 
 不受不贪分第二十八 
 威仪寂静分第二十九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知见不生分第三十一 
 应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附:《 金刚经 》校勘记 
《〈 金刚经 〉校正本 》跋 
后记

摘要与插图

范 叙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为般若经大部六百卷之一卷,文约而义精,喻为金中之刚,良有以也。六百卷文,浩瀚,读者难之。此一卷文,家诵户晓,般若深义,庶几弘传矣。自古以来,解此经者,无虑百数。其具异见者无论矣。其契正义者,当以无著、天亲、施功德三论及僧肇、智者、嘉祥三疏为嗣后宗泐、憨山、蕅益、续法诸师论著,各具精义,要不出于古注者近是。然未有如味农江老居士《金刚经讲义》之殊胜渊博也。讲义发挥般若要旨,既详且尽,又复旁通诸大乘经。其指导学者观照法门,不第禅宗之向上,净宗之一心,皆有所阐发而已。其尤具法眼,发前人所未发者,则台宗判斯经为通别兼圆,贤宗判属始教,而居士独判为至圆极顿之教。庶不背经中所谓如来为乘者说也。他如经中文句,云如来,云佛,云世尊,云不也,云佛告须菩提等,为常人所忽略者,居士辄能发明其胜义。
  顷者,省心莲社印此讲义,余助校订,得读其文,不禁欢喜踊跃,叹未曾有。至于依据古本,考订异字,勒为定本,尤为千馀年来斯经之功臣矣。曩阅黄涵之居士《弥陀经白话解》,尝叹曰:读此解者,不独知弥陀经义,且能知一切经法。今于江居士《金刚经讲义》亦云然。自斯讲义流通,我知读者一展斯编,不啻读馀经十百部也。经云:一切诸佛及诸佛菩提法,皆由此经出。不尤彰明较著者哉。校订既毕,因赞叹而为之叙。
  中华民国二十九年庚辰夏范古农和南敬叙
  蒋 叙
  《金刚经讲义》,为江味农居士之遗著。此著在居士生前,既因病魔时扰,未克写定。殁后,又因种种障碍,几至佚失。是岂无上甚深之秘机,未可轻易宣露,抑众生福薄,未能仰契大法耶。否则何以魔障重重,若是之甚也。
  余与居士缔交二十馀年,知其一生持诵《金刚经》,独具心得。甲戌之夏,向之启请,讲述大意。余就记忆所及者,归而录之。居士喟然曰:竹本虚心是我师。君字以竹,而虚心若此,可谓名副其实。与其略讲,不如为君详谈。而省心莲社同人闻知此事,要求公开。遂移座社中正式宣讲,规定每周二次。晚间升座,听者恒数十人。余亦即席笔记,翌日,缮呈居士改正。数月后,居士以改正费力,不若自写。遂于每讲前一日撰数千字,畀余抄录。余虽仍有笔记,乃无暇整理矣。此法会始于甲戌七月,至乙亥九月圆满。积稿盈尺,居士以为尚须润色,并将初分所缺者补足,方可成书。同人因居士在家,问道者多,因谋另辟静室供养之,俾专心撰述。李君稚莲,闻有是举,发愿独任经费。遂于沪西租屋三间,右为卧室,中为佛堂,左为讲室,以处居士。期以一年,将此讲义补撰完成。然居士每岁遇黄梅时节必病,病辄数月。病愈,则又悯念南北死难众生,启建大悲道场,虔心超度。因此迁延,卒未脱稿。余与晤时,偶问及此,居士似不愿人之督促者。余知其意,遂不复问。
  戊寅夏,居士复示疾,胃纳不舒。余每隔二三日,往省之,见其病势较往岁为重,深为忧虑。是年五月,寂然往生。家人来治丧,纷乱之中几失此遗稿所在。余急使人遍觅得之,携回检视,皆为散片,前后间有错乱。同人以余有笔记,多促余补撰成之。但余以事繁,从居士自撰讲义以后,所记之稿,即未暇缮正,当时之速写,日久视之,字迹强半不能认。且在居士生前,余之笔记尚须俟其改正后,方无错误。今贸然取以续貂,亦有未安。古德遗著,缺略不全,用以付印者,亦多有之,何况此书已成十之六七耶。惟付印必须编会,余日无暇晷,搁置又数月。幸居士之弟子周君清圆,发心任此,因以全稿畀之。逐叶搜讨,随时将经文会入。而清圆亦因在佛前发誓代众生受罪,时时抱恙,不免作辍。录写及半,又因意外波折,几至功亏一篑。至己卯之冬,始将全书录成。魔障如是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