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命的菩提

价格 29.8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4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唯识述记》云:“烦恼障品类众多,我执为根,生诸烦恼,若不执 我,无烦恼故。”《生命的菩提》意在化 解世人内心的苦痛,使迷惘者渡过心灵苦海,心生净土,修出佛心禅性,回归自性的灵山。愿人人都能以一颗阳光健康之心,享受禅的超越与洒脱。

目录

第一章 身:简朴、空灵、明朗、自在
一、身体的病应该叫痛,心里的病才叫做苦
二、世界上的事情就是消融了自己
三、人之所以受苦,是因为执著于自我
四、当守住“不动心”时,清净的本性就自然呈现
五、以平常心看待一切,时常做点心灵环保
六、善用生命的低潮,不断充实和丰富自己
第二章 心:专注、持戒、慈悲、静寂
一、与其追逐自由,不如守护心灵
二、的药是情,变的是人心
三、以佛陀的心为心,以众生的命为命
四、悲欣交集:寂、寂、寂
五、用本心做人,不为外物所动
六、独处的时候,管住自己的心
七、一只小小的蚂蚁,一个鲜活的生命
八、不要苛求,不圆满才是真相
九、空者,乃是的有
十、佛性,是黑夜里的一盏明灯
十一、有因,就有果
第三章 人:同体、共生、圆满、自在
一、用“空”的心,融化一切
二、比世界还要广阔的,是人的心灵
三、人的生命以外,有一个宇宙大生命
四、从恐惧中清醒过来,坦然面对死亡
五、决定自己命运的主人,只能是你自己
六、的无知,就是对于生命真相的无知
七、在缺陷和痛苦之中追求,活出生命的意义
第四章 道:一粒沙尘、一方世界、一朵野花、一个天堂
一、真正的道,就在你自己身边
二、要保持内心的清净,必须先从日常之处做起
三、爱一切世人,设法消释世俗之累
四、的生活态度就是“随缘”
五、放下一切,岸就在当下
六、孤零零地坐在古庙里,不意味着就成佛了
七、以出世的精神做人世的事情,心灵就少了一些浮躁
八、不向灵山塔下求,灵山就在你心里
九、修行到一直没有自我为止,你便进入了开悟的境地
十、回归自然,找回失落的天然灵性

摘要与插图

谁都知道生病不好,长期有病会导致身体痛苦。但是,身体再苦 也苦不过执迷不悟的心苦。心理健康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很乐观,心理 有疾病的人对事物的看法就是悲观的、消极的。佛学认为,一切人生 理上的病,多半是由心理而来,所谓心不正,心不净,人身就多病。当我们的自我中心太强、自私心太重时,就会不断地向外追求,同时又不断地排斥外在环境中的一切,所以会带来许多痛苦。用佛法 的智慧来告诉自己,自我中心是五蕴皆空的,不必那么执著、那么痛 苦。如果我们常用这个方法来自我训练,就会发现,要在生活中“照 见五蕴皆空”,并没有想像中那么难。当我们渐渐放弃自我中心的烦 恼,就能随时随地感受到豁然开朗、清凉自在的快乐。人生本苦,而人生之苦都是由于心的迷失而引起的。《般若心经》 有“无我”的空慧,所谓“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当“我”也 能空,“法”也能空,我、法皆空的时候,百病还能不尽皆消除吗?一个自认为正直善良的年轻人,生活中不如意,他时常为此烦恼。一日,便去请教一位修行很高的师父。“为什么我总是感觉不快乐呢?是因为我拥有的财富、名誉和地位 不够多吗?” 师父十分柔和地说:“不,不……你听我说,真正的快乐,不是依 附外在的事物上。池塘是由内向外满溢的,你的快乐也是由内在思想 和情感中泉涌而出的。如果你希望获得永恒的快乐,就必须培养你的 思想,以有趣的思想和点子装满你的心。因为,用一个空虚的心灵寻 找快乐,所找到的,也只是快乐的替代品。” 年轻人听了,还是怀疑。“为什么像我这样善良的人经常会感到痛苦,而那些恶人却活得很 好?为什么父母把我生出来遭受各种痛苦?” 师父很慈悲地看着他说:“难道邪恶的人就不会感到痛苦吗?如果 你的内心有痛苦,就说明你的内心一定有和这个痛苦相对应的恶存在。如果你的内心没有任何恶,那么你的心是根本不会感到痛苦的。” 年轻人辩解着说:“我哪是一个恶人呢?我天性善良!” 师父说:“内心无恶则无苦,你既然内心有痛苦,说明你的内心就 有恶存在。请你将你的痛苦略说一二,我来告诉你,你内心存在哪些 恶!” 他说:“我的痛苦很多!我有时感到自己的工资收入很低,住房也 不够宽敞,经常有‘生存危机感’,因此心里常常感到不痛快,并希望 尽快能够改变这种现状。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什么文化的人,居然也 能腰缠万贯,我感到不服气。像我这样一个有文化的知识分子,每月 就这么一点收入,实在是太不公平了!我的家人有时不听我的劝告,我感到不舒服……” 就这样,他向师父诉说了一大堆自己的烦恼和痛苦。师父点点头,不停地微笑,而且笑脸更加慈祥,并和颜悦色地说:“你目前的收入足 够可以养活你自己和你的全家,你们全家也有房屋住,根本不会流落 街头,只是面积小了一点而已,你可以不必为这些感到痛苦的。可是,因为你内心对金钱和住房有贪求心,所以就有苦。这种贪求心 就是恶心,如果你已经将内心的这种贪求恶心去除了,你就根本不会 因为这些而痛苦。“社会上一些根本没有文化的人发财了,你感到不服气,这是嫉妒 心,嫉妒心也是一种恶心;你认为自己有了文化,就应该有高的收入,这是傲慢心,傲慢心也是恶心;认为有文化就应当有高收入,这是愚 痴心,因为有文化根本不是富裕的原因,愚痴心也是一种恶心!“你的家人不听你的劝告,你感到不舒服,这是没有包容心。虽然 是你的家人,他们却有自己的思想和观点,为什么非要强求他们的思 想和观点和你自己一致呢?不包容就会心量狭隘,心量狭隘也是一种 恶心!” 师父继续微笑着说:“贪求心也好,嫉妒心也好,傲慢心也好,愚 痴心也好,心量狭隘也好,这些都是恶心。因为你的内心存在着这些 恶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