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心-跟虚云大师学禅修

价格 2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虚云大师以百载光阴,尽瘁传化,其事震烁中外今古。一个备受历代政要、学界泰斗、佛教推崇的绝世高僧——虛云和尚,中国近代一个神话般的传奇人物,他的著作充满了不可思议的智慧!本书收录了虚云老和尚在上海玉佛寺亲自主持两个禅七开示、在云居山方便开示、在云居山戒期开示三个时间段中对禅法作的系统介绍,为学佛者批点迷津、快速悟道。虚云大师的开示弘法,往往是应机而作,随缘拈举,无须安排,都是从第一念中流出,可谓度世的金针、修禅的圭臬,是给世人心灵的洗涤剂与安定剂。

目录

上篇:智者的生活
 佛法照亮身心
    什么是佛
    佛法是家常便饭
    我们如何来学佛
    皈依三宝的真实意义
    立志学佛
    佛法就是人人本分之法
    三皈五戒是学佛的根本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三界无安,犹如火宅
    世间处处皆道场
    真正的大同主义
    守戒帮助我们修正心念
    戒为入道之本
    佛法行持,不离信解行证
 老实修行,踏实生活
    念佛贵在一心
    学道的人,须真实
    道德是世上贵的东西
    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若真用功人,法法皆圆
  说得一尺,不如行得一寸
    珍惜时间,及早努力
    勤者精进不后退
    道向己求,莫从他觅
    凡夫畏果,菩萨畏因
    万法皆空,因果不空
    贫穷也可以布施
    佛法是体,世法是用
    业障也有定数
    修心要
    《楞严经》是随身善知识
    四弘誓愿
    怎样来学菩萨道
◎中篇:跟大师学禅
 禅修准备——令心所向皆无碍
    制心一处,无事不办
    心佛不二,心即是佛
    烦恼是非从何而来
    行解相应,说到做到
    功夫从外头做起
    降伏心念,不被境转
    修行人要看好自己的心
    外境是假的,烦恼即菩提
    静坐的要领
    静坐令人身心安泰
    调服杂念.对治妄想
    认清客尘烦恼
    集中精神,对治散乱
    放下执着,专心向道
    平常心是道
 禅修要领——修持的升华
    参禅的先决条件——万缘放下,一念不生
    什么是参话头
    怎样照顾话头
    禅堂开示
    参禅方法
    悟道与修道
    用功的两种难易
    参禅警语
    禅堂规约
    修与不修
 禅净不二
   禅宗与净土
   参禅与念佛
   禅净双修
◎下篇:返本悟心宗
 当净其意如虚空
    真修与假修  
  ……

摘要与插图

上篇:智者的生活
  佛法照亮身心
  什么是佛
  印度国“佛陀”二字,译即“觉者”。觉的意义包含有三点,第一是自觉,第二是觉他,第三是觉行圆满。
  自觉即自己觉悟,自己了解善、恶、苦、乐,概由因果演化而来。如果能够自己明明白白,彻悟这些道理,便能了却四相,即成觉者。觉他即一切宇宙万有之生物,无论是胎卵湿化,蜎飞蠕动,皆有佛性,只因迷而不觉,故曰众生,我们应该自重自爱,本着我佛慈悲普度的宏旨,把自己所知道的道理,去转教他人,去拯拔这苦海沉迷的众生,我们如果体会《楞严经》所说:“一切男人作是我父想,一切女人作是我母想”,自然对人深心敬爱,尤其对一般鳏寡孤独无靠之人,更能加以尊敬怜爱的情意,布施济恤而使觉之,这样才能达到真平等真大同的目的。觉行圆满者,即依佛法戒律而行,以至功德圆满。佛灭度后遗留下的经、律、论三藏,皆是我们的宝筏,所有一切规戒,都应切实奉行,行至充量完成的时候,那便叫做觉行圆满。
  所以,佛是觉者,众生是迷者,迷与觉即是众生与佛所由区别的界限,背迷入觉,背妄归真,这即是觉,也即是佛。
  佛法是家常便饭
  大众!今日人们闻着佛法两字,脑中便起奇特和神秘的幻想,至少亦以为是很深邃难解的一回事。其实诸佛的道法,皆是众生本分上的东西,就是三身四智,五眼六通,亦是众生本来具足,并非从外边跑进来的,亦非诸佛祖师替我们加得微尘许的。大众只须遵守佛门的戒律,着实行持,“诸恶莫做,众善奉行”,久而久之,恶染渐渐捐除,身口意习气渐渐清净,智慧光明,“不勉而中,不思而得”,无师智、自然智皆能通利。所以《楞严经》说:“由戒生定,由定生慧。”戒、定、慧名三无漏学。无漏者,谓这三种学问,不使烦恼渗入,不漏落六道轮回。大众能体会斯意,三学等持,或时触着碰着,顿见自家本来面目,原来与诸佛祖师一样都是鼻直眼横,别无奇特。
  一册《佛遗教经》,不够两千字,公开流通,别无神秘,五戒十善人人可晓,人人可行,别无深邃难解地方,看来佛法简直是家常便饭。所以释迦牟尼在雪山苦行六年,于夜见明星时,忽然觉悟,便道:“奇哉奇哉,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以妄想执着而不证得。”这是释迦示现在正觉时的真语实语。大众!迷为众生,觉即是佛,心佛众生,三无差别。众生在迷,妄想不停,如江流汹涌,动荡混浊,水的本明,不能映照;倘若息却妄想,心如澄潭止水,明净如镜,那么日月星辰,人物好丑,皆能鉴照。众生在迷,执着四相,执着我法,像穿袍衣入荆棘稠林,随处钩牵,不能走动。倘能将这执着成见,以智慧力,照破人、我、众生、寿者,任运随缘,不起爱僧,不落分别,历历孤明,如如不动,如天马行空,自由自在,所欲从心,一切妙用神通,亦是家常便饭。大众!总要信得及,心佛众生,三无差别,实无奇特,要先持戒修行,踏实地步,立稳脚跟,自然入妙。若说一念额超,上齐诸佛,不假修持,这话是为根人,老朽懡愣一生,岂不能嘴漉漉地胡哼高调,可是阳春白雪,起而和者,能有几人。老朽今天不是牵高就矮,若是个汉,也许会得由戒生定,由定生慧,三学等持。说有次第,即非次第,是名次第,渐修顿证,一道齐平,珍重!
  (一九四七年在南华上堂法语)
  我们如何来学佛
  今承众位居士邀请略谈佛学。论到此事,老衲抱愧万分。盖缘自己毫无实行,虽然浮谈浅说,无非古人用语,与我本没交涉。想我佛为一大事因缘降世,垂训八万四千法门,总皆对病开方,果若无病,药何用施;倘有一病未愈,则不可不服其药。
  其方在我华夏验者,莫过于宗律教净,以及诵持密咒。以上数方,在此土各光耀一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