忍得-跟印光大师学佛法

价格 2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本书是印光大师一生的人生体悟和学佛心得的整理,选录了印光大师全部文钞中浅显易懂、适应当代人修行生活的部分,涵盖了学佛和做人的方方面面,启迪大众心灵,以出世的思想做入世的事业,通过佛理指导人们的生活。全书谈生活,如何做一个善男子或善女人;教方法,阐释念佛方法及注意事项。

目录

上篇:甘露润红尘
觉醒--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1.人命无常,八苦煎熬
2.三界犹如火宅,堕落
3.人命只在呼吸间
4.了脱生死是此生的一件事
5.把握当下,精进修行6
6.众生佛性本具,修德方显
7.专仗佛力的方便法门

佛陀的教诲--诸恶莫作,众善奉行
1.行善的重要性
2.发心为根本
3.广修布施种福田
4.无财也可以行善
5.爱人心切,护佛情殷
6.不讲排场,不争名利
7.不摆架子,亦不怕倒架子
8.不求名闻利养

生活即是修行路
1.家庭教育是天下太平的根本
2.教子女之法有体有用
3.教育子女的核心是孝亲济众,忍辱笃行
4.世间的孝道与出世间的孝道
5.夫妇相处之道
6.感化家属信因果和念佛
7.求子、求妻、求夫的方法
8.在家弟子如何实行三皈、五戒、十善
9.心能造业,也能转业
10.灾难频繁更要猛利修持
11.以病为药,则病不为累
12.勇于担责任
13.克苦俭朴
14.志在利人,便是修行
15.随缘而不攀缘
16.随遇而安

转心自省,智慧人生
1.通过念佛对治习气
2.断贪爱欲
3.放下怨恨与嗔恚
4.谦虚随和,放宽胸怀
5.痴观因缘,觉解三毒
6.至诚发露忏悔
7.真悔能改,改过迁善
8.自守本分,韬光养晦
9.重平实而不虚张
10.心外无境,境外无心
11.慎独养性

下篇:净土实修入门
净土要义
1.何谓净土
2.佛为什么要说净土法门
3.净土法门的宗旨
4.净土法门的特点
5.无尽圆通的一乘大教
6.念佛一法,三根普被
7.广赞净土法门

净土法门是现代人成就的法门
1.净土法门是法门
2.净土法门是总持法门
3.普通法门和净土法门的区别
4.须知了生死,愚夫愚妇则易
5.佛力和自力的比较
6.仗佛慈力,万人修万人去
7.五逆亦生,利钝全收
8.易修易成,胜超余法
9.阿弥陀佛四十八大愿,无愿不应

深信切愿--修净土的前提和关键
1.信愿真切
2.祛疑生信
3.具足信愿
4.心若至诚,法法皆灵
5.心必诚敬 方能感通
6.像当真佛,经为佛母
7.一分恭敬消一分业障,
8.心净佛现

守戒是修行的基础
1.受持三皈
2.严守五戒
3.力修十善
4.诸戒圆持

注重因果,断除业因
1.因果的真理
2.古今种豆岂生麻
3.灾难的本质原因是什么
4.戒杀重要
5.常行放生,随缘买放

专心念佛--净修正行
1.圣号不断
2.闲人和忙人如何做功课
3.念佛法要
4.都摄六根
5.记数十念
6.静坐止妄念
7.回向大意
8.行后回向
9.放大心量
10.依文发愿

时常读经--净修助行
1.读诵净土五经
2.增长定慧,切勿放逸
3.正确的阅经之法
4.听经更佳

临终是一生的紧要关头
1.临终助缘,往生之要
2.生死事大,早做准备
3.万缘放下,求生净土
4.坚定信心,意志不退
5.心存正念,念念分明
7.一心念佛,求佛接引
3.内外助缘,眷属助念
4.临终三要
5.往生证据

开列学佛参考书
1.净土五经
2.祖师疏钞
3.净土汇粹
4.修学指南
5.往生传记
6.因果事理
7.讲道论德
8.护教诸论
9.了

摘要与插图

上篇:甘露润红尘
  觉醒--生命的脆弱与无奈
  人命无常,八苦煎熬
  光阴迅速,时序更迁。刹那刹那,一念不住。此殆造物出广长舌,普为尔我一切众生说人命无常,荣华不久,急寻归路,免受沉沦之无上妙法耳。
  娑婆之苦,无量无边。总而言之,不出八苦。所谓生,老,病,死,爱别离,怨憎会,求不得,五阴炽盛。此八种苦,贵极一时,贱至乞丐,各皆有之。前七种是过去世所感之果,谛思自知,不须详说,说则太费笔墨。第八五阴炽盛苦,乃现在起心动念,及动作云为,乃未来得苦之因。因果牵连,相续不断。从劫至劫,莫能解脱。八苦交煎,有血性者,决不于此世界生系恋心。
  生死事大,无常迅速。耳闻者之惊惧,远不如身历者之痛切也。当发起大菩提心,以教家亲眷属,外及朋友故旧,及有缘者,则其利溥矣。唯企一切亲朋眷属,咸知世相无常,生必有死。笃修净业,速求出离此五浊恶世,彻证吾人本具之天真佛性而后已,可谓真大慈悲,现身说法也。
  生死大事,须当预办。若待临行方修,恐被业力所夺。腊月三十日,乃一岁之尽日。倘预先未曾打叠得好,则债主冤家,群相系缚,哪容你过。临命终时,乃一生之腊月三十日也。倘信愿行资粮未具,贪瞋痴恶习犹存,则无量劫来怨家债主,统来逼讨,哪肯饶你。莫道不知净土法门者,无可奈何,随业受生。即知而不务实修者,亦复如是,被恶业牵向三途六道中,永永轮回去也。欲求出苦之要,唯有念念畏死,及畏死后堕落三途恶道。则佛念自纯,净业自成。一切尘境,自不能夺其正念矣。
  古语云:"聪明不能敌业,富贵岂免轮回。"生死到来,一无所靠。唯阿弥陀佛,能为恃怙。惜世人知者甚少,知而真信实念者更少也。
  求生西方者,不可怕死。若今日即死,今日即生西方。所谓朝闻道,夕死可矣。岂可今日要死,且不愿死。既贪恋尘境,不能放下。便因贪成障,净土之境不现,而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之境便现。境现,则随业受生于善恶道中矣。往生西方,便成画饼。故修西方人,今日死也好,再活一百二十岁死也好。一切任彼前业,不去妄生计较。倘信愿真切,报终命尽,便即神超净域,业谢尘劳,莲开九品之花,佛授一生之记矣。
  三界犹如火宅,堕落
  人生世间具足八苦,纵生天上难免五衰,唯西方极乐世界,无有众苦,但受诸乐。经云:"三界无安,犹如火宅,众苦充满,甚可怖畏;人命无常,速如电光,大限到来,各不相顾。"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于此犹不醒悟,力修净业,则与木石无情,同一生长于天地之间矣。有血性汉子,岂肯生作走肉行尸,死与草木同腐,高推圣境,自处凡愚?遇大警策而不愤发,闻圣贤佛祖之道而不肯行,是天负人耶,抑人负天耶?祈垂慧察。
  人生世间,超升,堕落,若不往生西方,且莫说人道不足恃,即生于天上,福寿甚长,福力一尽,仍旧堕落人间,及三途恶道受苦。祸福互相倚伏,唯视当人之用心何如耳。善用心者,困苦艰难,皆为解脱之本。不善用心者,富贵荣华,悉是堕落之因。不知佛法,则无可如何,今既略晓佛法,岂可将此一番大利益事,让与别人,自己甘心在六道轮回中,头出头没,永无解脱之日乎?
  甚矣!众生之昏迷倒惑,莫能自悟也。背本具之如来智慧,逐幻现之众生根尘。于空华幻影之声色货利,起爱憎执著之贪瞋痴心。贪瞋痴既起之于心,杀盗淫便作之于身。自兹久经长劫,互相报复,从苦入苦,无所底止。纵或戒善禅定自修,得生人天善道,而职业未断,福尽犹复堕落,轮回六道,了无已时。然得人天者如客居,堕三途者如家乡,如是则不但三途可畏,虽人天亦复可畏也。于是大觉世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