禅是一枝花:禅里禅外悟人生大全集

价格 29.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禅对我们的日常生活有很深刻的理解,禅宗认为:“所有的烦恼与冲突都是源于对万物的分别和执著,而事实上万物是统一的、连续的。觉悟就是了悟万物为一体,是实现自我,也是领悟到万物独存,领悟到‘一即一切’。”
  中国的佛教从根本上说应该是属于大乘佛教的范围,禅宗的初祖菩提达摩在公元520年左右从锡兰来到中国,那时候的大乘佛教已经在中国传播得广泛,一部分僧人一味重视对佛教教理的研究。而达摩强调的则是禅修和直悟,因此禅宗提倡的是心性本净,佛性本有,见性成佛。《禅是一枝花:禅里禅外悟人生大全集(金版)》从生活感悟和禅宗故事出发,运用禅理,回答了人们在工作、生活、情感和人生中的各种困惑,语言平实,内容通俗,能够启发人的生活智慧,并有助于人的身心灵成长和升华。

目录

拈花微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1.割肉喂鹰
2.禅宗三境
3.佛陀论马
4.乌龟自保
5.男人四妻
6.佛陀也有苦恼
7.求人不如求己
8.菩萨说法
9.无争无价
10.一生只偷一次
11.放下就是解脱
12.衣裹真珠
13.禅门的人生观
14.师姑是女人
15.俗眼无珠
16.唯心净士,自性弥陀
17.磨砖成镜
18.一休晒经
19.人道三宝门
20.话头禅
21.自伞自度,自助天助
22.皮肉骨髓
23.你是佛祖
24.老贼教子
25.达摩论宝
26.青梅子不可随便给
27.寒暑清香
28.信马由缰
29.须弥藏芥子
30.心之大小
31.威德无量
32.桃花烟光
33.诸恶莫作
34.处变不惊
35.一休做女婿
36.答非所问
37.度人度心
38.盐酱人生
39.如人饮水,冷暖自知
40.风雨花落
41.漂泊的诗人禅师
42.超越常识
43.善自珍重
44.床头女像
45.男女无别
46.乞丐的勇气
47.惜福有福
48.心清秽净
49.枯木倚寒
50.空也之泪
51.从心流出
52.屠夫谢罪
53.相由心生
54.香炉日暮
55.有业有报
56.方外之交,不必同一
57.断指求法
58.石头狮吼
59.生死同参一诗
60.到处是路
61.死而复活
62.只知贪程,不觉蹉跎
63.无迹无踪
64.生死涅槃
65.我往西方走
66.一生万法
67.不说生,不说死
68.法身无病
般若波罗:色即是空,空即是色
1.丹霞戏尼
2.水满自溢
3.色即是空
4.放下放下
5.禅定就是定力
6.禅师的生活
7.醒世歌
8.佛心宽宏
9.性天真佛
10.临济拜祖
11.同圆种智
12.卖身修福
13.变与不变
14.西风细雨
15.智闲开悟
16.“这个”是什么
17.上座何在
18.江月迷人
19.听不懂
20.少年风流
21.废纸一堆
22.千思万想
23.恭敬求佛
24.六祖说禅
25.欺人自欺
26.转秽为净
27.心空及第
28.千山万径
29.荣枯一如
30.缘起性空
31.慈悲不易奉行
32.锁虚空
33.非花非雾
34.黄檗与唐宣宗
35.只手之声
36.有相无相
37.心外无物
38.谁是禅师
39.一动一静
40.一与三
41.三件古董
42.溪水竹风
43.心净土净
44.四大本空
45.逍遥圆寂
46.虚无致命
47.第三个金人
48.东坡过江
49.非礼勿行
50.无限灵光
51.教外别传
52.禅事禅翁,四大皆空
53.了悟心要
54.溪声山色
55.禅师解梦
56.今日不知明日事
57.出世人世
58.慢了三十年
59.何曾相逢
60.慈悲菩提
61.月落风香
62.远虑近忧
63.佛桌善花
64.生灭无常
65.一口好牙
66.割耳救雉
67.雪霁便行
68.赵州的真义
酒肉穿肠:当和尚遇到钻石
1.大千世界一禅床
2.不淋一人淋两人
3.菩萨杀生
4.睹影自悟
5.肯定自己
6.六识逐六尘
7.心性无染
8.即心即佛
9.心性随境
10.祭神如神在
11.玄沙开示
12.自我自佛
13.无位真人
14.悟性不得模仿
15.无言之教
16.传法要传心
17.我也可以为你忙
18.山高怎阻野云飞
19.覆船生死
20.画饼充饥
21.禅乃无言
22.敛目内省
23.答与不答
24.一二三四五
25.名缰利锁
26.无德隐居
27.若论佛法,一切现成
28.佛法无价,八折诵经
29.吃粥与吃茶
30.白云红尘
31.洞山问禅
32.只见卧如来
33.丙丁童子来求火
34.佛法圆通
35.不苦不乐
36.水寒月明
37.好一个寸丝不挂
38.灵佑踢瓶
39.除草的方法
40.笑看风吹
41.一物两面
42.自由洒脱
43.惜

摘要与插图

    1。丹霞戏尼
    丹霞禅师年轻时饱读四书五经,他在去京城参加科举考试的途中,遇到一个禅者点化他“选官何如选佛”,意思是做官怎么能比得上做佛呢?丹霞当下便决定抛弃仕途。学佛修道,并终于成为一代大师。
    一次一个女尼来向丹霞禅师问道,她问:“如何才是道的真谛?”丹霞禅师一语不发,用手在女尼屁股上轻轻掐了一下。
    女尼的脸腾地红了,又惊又怒地骂道:“原来你心里还有那个!”“不是我有,是你有!”丹霞冷冷地回答她,“道不远人,人自远道。”
    一个小和尚碰巧看到这一幕,就到处嚷嚷说:“我们师父原来是个色鬼,居然当众调戏前来求道的小尼姑!”
    小和尚这么说也算实事求是,可有老和尚立刻训斥道:“马贵四条腿,人贱一张嘴。你这个小和尚懂什么,一边站着去!”
    上晚课的时候,有人把这件事报告了丹霞禅师。丹霞禅师听罢倒头就拜那个小和尚,连喊道:“我佛慈悲,我佛慈悲!”
    “哎哟我不是佛祖啊,”小和尚以为丹霞疯了,连忙大叫,“你认错人了!”
    “我没认错人啊,我拜的就是佛祖。是佛祖肉眼凡胎,不仅认错别人,也认错自己了。”丹露说道。
    小和尚猛然醒悟了:禅师是苦口婆心启发自己开悟啊!以后再也不能用肉眼去看事情了。
    禅宗在内部师承辈分上是讲究的。只有丹霞禅师的这份大智大勇,才会妙用以上拜下的绝招度人开悟,真不愧是一代神僧!禅思禅悟做事无定法,要根据具体的情况和对象对方法进行调整和变通,看似不合理、不适合的方法没准就能够收到良好的效果,遇到问题要有变通的智慧。
    2。水满自溢
    历,明州奉化县出了远近闻名的两个活宝:一个是沿街化缘的布袋和尚;一个是闭关修炼的净瓶居士。他们行为古怪,胡言乱语,但当地人却把他们当做得道高僧。
    有一天,一个好事的年轻人出于好奇,决定去拜访他们。他先在一个又脏又臭的巷子里遇到了布袋和尚。那个布袋和尚,又矮又胖,像个皮球,随便躺在地上呼呼大睡。
    年轻人邀请布袋和尚去吃饭,却让店里的小二端上一堆鸡鸭鱼肉,看布袋和尚怎么办。结果那个布袋和尚双手合十,虔诚地念道:“因缘!因缘!”拜完之后大吃大喝,毫不避讳,不过他吃每一样东西都要分出一点儿扔在布袋里,冲年轻人笑笑。
    “这样子也算是得道高僧吗?”年轻人大失所望,又去拜访另外那个净瓶居士,希望他能给自己一点儿有益的启示。
    年轻人到的时候净瓶居士正在家里参禅悟道,他看年轻人来了就一言不发,提起茶壶往供奉的净瓶里倒水,水溢出来还不停手。
    “居士,你的净瓶满了,怎么可能再倒进茶去呢?”年轻人忍不住地提醒他说。
    “是吗?”居士继续倒茶,反问道,“那么你呢?”
    年轻人恍然大悟,感叹道:“果然是有道高僧!是我当时愚昧了!”
    “说来听听?”居士淡淡地问。
    “大师是教我做人谦虚、有容乃大,不要骄傲自满,为知识所累;我参悟之后,才发现布袋大师也在教我汲取每天的经验教训,用心琢磨。有了你们教给我的这两个法宝,我就再也不用烦恼了。”
 &nbs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