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心经》虽全部经文只仅仅二百六十字,但却把六百卷《大般若经》之甚深义理,包括罄尽,因而被称为《大般若经》之“心”,历代《心经》的旧注多,为此《〈心经〉导读:观世自在》作者释昌莲在遍阅旧注的基础上,依天台之科纲以阐明脉络,依古德之旧注以折衷诸义,依名家之点校以考订文字,依正典之条目以释名析句,不仅有对《心经》的主旨思想和历代旧注情况进行了探讨,而且对其每一句经文都从“解字”、“说文”、“会意”、“鉴赏”、“引证”、“料简”、“点评”各方面进行解读,可以说,是一本好的《心经》入门读本。
目录
总序
自序
前言
略标大纲——示悟、修之宗
悬论第一
一、《心经》的主题思想
二、《心经》的教育思想
三、《心经》的般若中道义
四、《心经》的般若人生意义
五、《心经》的逻辑结构
六、《心经》的语言
七、佛说《心经》的因缘
八、关于《心经》的宣说时、处及译场
九、《心经》的受持仪轨
开题第二
一、名题
七番共解
五重各释
(一)释名
甲一·就经中所定五名论存略
甲二·就经题通别诸字正解释
(乙一·合论通别)丙一·约-化论通别
(乙一·合论通别)丙二·约-经论通别
(乙一·合论通别)丙三·约-题论通别
(乙一·合论通别)丙四·约“般若”二字论通别
(乙二·分释通别)丙一·释别名
丁一·简定
丁二·正释
(戊一·分释别题)己一·分释般若
(庚一·释三般若)辛一·实相般若
(庚一·释三般若)辛二·观照般若
(庚一·释三般若)辛三·文字般若
(庚一·释三般若)辛四·合论三般若义
(庚一·释三般若)辛五·借喻譬说三般若义
(庚一‘释三般若)辛六·约佛法僧三宝配释三般若义
(庚二·释五般若)辛一·眷属般若
(庚二·释五般若)辛二·境界般若
(庚三·合论般若)
(戊一·分释别题)己二·释波罗蜜多
(戊一·分释别题)己三·释心
(戊二·合释别题)己一·七对十四义
(戊二·合释别题)己二·约观心释
(乙二·分释通别)丙二·释通题
(二)辨体
甲一·须辨体
甲二·须知体
甲三·甄别真伪
乙一·简非
乙二·显是
甲四·正出体
甲五·略引证
甲六·会通异名
乙一·会本经之名
乙二-会诸经之名
(三)明宗
甲一·简宗体
甲二·须明宗
甲三·正明宗
甲四·诸教异同
(四)论用
甲一·简宗用
甲二·正论用
(五)判教相
甲一·略述纲要
甲二·正判此经
乙一·先申五时八教言外之旨
乙二·正以此经结属教部
二、译题
译史
(一)《心经》的传译
(二)《心经》的注疏
译人
(一)简释译题
甲一·分释
甲二·合释
(二)译主生平
科经第三
一、经文
二、科纲
甲一·序分——经家据行劝示发心略标纲要
甲二·正宗分——菩萨陈机述理正说显了般若
甲三·流通分——如来劝信受持重宣秘密般若
入文第四
一、关于此经“序分”与“流通分”的省略
二、正解经文
甲一·序分——经家据行劝示发心略标纲要
乙一·标能修之人
乙二·示所修之法
乙三·明修观之道
(丙一·能照之智)
(丙二·所见之境)
乙四&m



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