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见:佛陀的证悟

价格 28.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的以单的语言来说明佛教心的四法印见地,文字看似简单,却包含了深入浅出的层层奥义。下笔行云流水,诙谐幽默又字字珠玑。在轻快的字句後面,充满了引导无明众生脱离轮回的菩萨大悲大愿。  
  他爽洁而俐落地破除常人对佛教徒的误解:佛教徒等於祥和与非暴力;其实,这并非佛法的核心。对於要成为一位佛教徒,你必须接受佛教的四法印见地:
  一切和合现象都是无常
  一切情绪都是痛苦
  一切事物无自性
  证悟超越概念
  宗萨蒋扬钦哲仁波切以实证的经验加以分析,体现四见地要的部分,对於修行者有甚大的助益。有缘读此书的人,都能更清楚地见识到法教的神髓,了悟无常,解脱万千烦恼;原来,佛教徒不只是著僧袍、坐禅、戒荤食与禁欲;而是觉知这四种见地,化解对如幻世事的执著。

目录

简体中文版序
胡因梦序 生命的真谛
李连杰序 一场没有戏的好戏
译者序
自序 又是一本介绍佛教的书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婴儿摇鼓及其他分心物
 追寻真理可能像件坏事
 佛陀的发现
 “在目前是”
 然而我们仍然忽略它
 不稳定性
 因与缘:蛋已煮熟,你无法改变它
 明了的利益
 情人眼里出西施
 无常是好消息
 老沙弥的故事
第二章 情绪和痛苦
 个人快乐的定义
 社会化的快乐定义
 无法计数的各种情绪
 直探根源:(不存在的)自我
 习气:自我的盟友
 与自我作战
 那么爱呢?
第三章  一切是空
 抓住空性
 我们有限的逻辑
 昨日之河流:接受部分逻辑
 佛陀不是被虐待狂
 相对真理:有“某种程度”的存在
 “是你的执著困住了你”
 实相:不是寓言,不是魔术,不会致命
 领带与情绪的圈套
 佛陀的教法:佛法作为安慰剂
 明了的利益:续集
第四章  涅超越概念
 天堂:的假期?
 快乐不是目标
 快乐的陷阱
 希望以及本初清净
 穿过黑暗风暴的一束光
 什么样的感觉?
 超越时间与空间的好处
 没有分别,没有概念,没有牵绊
 出离心:虚空是尽头
结论
 见地是的参考点
 四法印的美妙逻辑
 深入了解业报、清净和非暴力
 出离中的丰富
 茶杯与茶:在文化中的智慧
 修持祥和
后记
感谢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造作与无常
  佛陀不是天上的神。他是个凡人。但他又不太平凡,因为他是一位太子。他的名字叫悉达多?乔达摩,他享有优裕的生活,在迦毗罗卫国有美丽的宫殿、钟爱的妻儿、敬爱的双亲、忠心的臣民、孔雀悠游的苍翠花园,还有一群才华出众的宫女随侍在侧。他的父亲——净饭王,尽全力要让他在宫墙之内不虞匮乏,并且让他的一切需要都能得到满足。因为当悉达多还在襁褓时,一位占星家曾预言,太子将来可能会选择做一名隐士。但是净饭王决心要让悉达多继承王位。宫中的生活豪华、安全而且相当平静,悉达多从不与家人起争执。事实上,他关怀家人,而且深爱他们。除了偶尔与堂弟的关系有一些紧张之外,悉达多和每个人都相处得很好。
  当悉达多渐渐长大成人,他对自己的国土以及外面的世界开始好奇起来。净饭王拗不过太子多次的恳求,答应让他到宫外出游。但他严令太子的车夫迦那,只能让太子看到美好的事物。悉达多确实尽情享受了沿途的水光山色和自然丰沛的大地。但就在回家的路上,他们两人遇到一个在路边呻吟的乡下人,被极大的病痛所折磨。悉达多一辈子都被魁梧的侍卫和健康的宫女所围绕,听见呻吟的声音,见到受病苦折磨的躯体,对他来说是一大冲击。目睹了人身的脆弱,在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带着沉重的心情回到了王宫。
  随着时光流逝,太子好像又回复了平常,但是他渴望再度出游。净饭王再一次勉为其难地答应了他的请求。这一回,悉达多看到一位齿牙脱落、老态龙钟的妇人,步履蹒跚,踽踽独行。他立刻叫迦那停车,他问迦那:“为什么她这样子走路?”
  迦那说:“主人,因为她老了。”
  “什么是老?”悉达多问道。
  “她身体各部分经长期使用都已经耗损了。”迦那回答他。
  悉达多被眼前的景象所震撼,于是下令迦那掉头回宫。
  如今悉达多的好奇心再也无法平息,他想知道外面到底还有些什么,于是和车夫第三次出游。这一回他同样欣赏了沿途美丽的风景,尽览青山绿水。但是在回程的时候,他看到四个人抬着一个尸架,上面平躺着一具毫无生气的躯体。悉达多一生中从来没有看过这样的东西。迦那向他解释那个看来羸弱的躯体,事实上已经死亡。
  悉达多问迦那:“其他人也会死吗?”
  迦那回答:“是的,主人,每个人都会死。”
  “我的父王甚至我的儿子也会吗?”
  “是的,每一个人都会。不论你是富裕或贫穷,种性高贵或低贱,都无法避免死亡。这是生在这世界上所有人的命运。”           
  第一次听到悉达多开始迈向证悟的故事,我们可能会认为他实在是太天真了。听到一位将要领导整个国家的太子,问出这么简单的问题,似乎很奇怪。但其实我们才是真正幼稚的人。在这个信息时代,斩、斗牛、血腥谋杀等衰坏与死亡的影像环绕着我们。这些影像非但没有提醒我们的命运,反而被拿来作为娱乐和获取利润之用。死亡早已成为一种消费产品。我们大多数人并不去深思死亡的本质。我们不承认自身与环境都是由不稳定的元素所组成,只要一点小刺激就会分崩离析。我们当然都知道终有一天会死亡,但是除非是被诊断罹患绝症,大部分的人都自认暂时不会有危险。偶尔想到死亡的时候,所思索的却是“我会得到多少遗产?”或者“我的骨灰要撒在什么地方?”诸如此类的事。从这个观点来说,我们才是太天真了。           
  第三次出游回来以后,悉达多对于自己无力保护他的子民、父母,以及爱的妻子耶输陀罗、儿子罗罗免于必然的死亡,感到的沮丧。对治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