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西湖景观美学与佛教》着力于对西湖景观的佛教艺术文化内涵进行阐发,并以此建构具有品貌的西湖景观美学。作者提出,佛教文化因子已深入到西湖自然与人文景观的肌理,形成了一种的美学品貌。为描述此种美学品貌,作者选取了西湖历史文化中的一些个案,探寻其佛教文化渊源,分析此文化因子为西湖景观造就的审美品格,并在西湖整体风貌的视野下提炼其美学内核。
目录
第一章 白居易的生活禅学与西湖景观美学
第一节 白居易对西湖的大气剪裁
第二节 白诗对西湖景观的诗意点化
第三节 白诗禅境佛趣对西湖景观生命意蕴的提升
第二章 苏轼佛学禅思与西湖景观美学
第一节 东坡诗词对西湖景观的点染
第二节 苏诗佛禅根柢及其对西湖景观美学的塑造
第三章 律宗祖师践履与西湖美学品格
第一节 浙一师风采及西湖诗境
第二节 虎跑宗风
第三节 西泠遗韵
第四章 灵隐寺与民间信仰的美学
第一节 建筑格局
第二节 诰像艺术
第五章 古放生池与菩提护生观念
第一节 佛教放生仪轨及其生命观
第二节 西湖文人群与护生哲学
第三节 护生画的美学解析
参考文献
摘要与插图
第二节 白诗对西湖景观的诗意点化古来诸多关于西湖的诗词中,名的无疑是白居易的《忆江南》和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鉴于苏东坡为白乐天之后学,对西湖诗意的发掘,白居易或可堪称第一人。那么,白居易的诗,为我们阐发出西湖景观的哪些诗意呢?
先,白居易可能是把西湖描绘为“人间天堂”的诗人。他晚年在洛阳写下的《忆江南》(其二),可谓是他在知命之时对天堂般人间的好的回忆:“江南忆,是杭州;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何日更重游!”①在他诗中和他眼中的西湖,成了他生命中诗意的一段经历。的确,对他这样一个“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中隐》)的人来说,杭州期间是他一生中想的一段生活经历。一方面,他完成了自己一生中的功业——治理西湖;另一方面,他在这里享受了人生的至乐。因为“山寺月中寻桂子,郡亭枕上看潮头”的悠闲与惬意人生,他一生中也只有在杭州的西湖才可以领略。“山寺月中寻桂子”,本来是一个关于天堂人间的传说。说是中秋之夜,月中的桂花纷纷飘落下来,而在西湖的周围,常常可以寻到。事实上,杭州的桂树是遍及全城的“市树”之一,尤其满觉陇的桂树,每到秋天,有“满陇桂雨”之誉。不管是从月宫里来的,还是人间的桂树上来的,西湖的桂子已经分不出天上人间了。其实,白居易年轻时曾游历杭州,他的梦想之一,就是到杭州当刺史。②同样,离开杭州后,听说友人裴度到杭州赴任,他恨不得是自己再任:“官历二十政,宦游三十秋。江山与风月,是杭州。北郭沙堤尾,西湖石岸头。绿觞春送客,红烛夜回舟。不敢言遗爱,空知念旧游。凭君吟此句,题向望涛楼。”(《寄题余杭郡楼兼呈裴使君》)。杭州是他是心中隐秘的天堂,而西湖则是他内心欢乐的源泉。



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