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从两国记忆文化差异的比较角度,对战后日本和联邦德国认罪、赔偿的过程进行了犀利的剖析:先,日本军国主义与德国纳粹暴行的意识形态基础“呈现出惊人的相似性”,即整个国家政权有系统、有计划地对其他民族实施种族暴行;第二,日本缺乏反省甚至赖账,与美国及其在日领麦克阿瑟有直接关联,他视日本为抵抗共产主义的堡垒,力保天皇,并由此导致东京审判对日本战犯人数和量刑上的偏差、人员整肃上的草率和不以及对受害国赔偿数额的不足;第三,未对日本的神道信仰、历史教育和公众舆论加以清算,“外部压力”过小、“内在接受”不足造成日本对其民族主义和军国主义的遗产没有多少“正义性的认识”并长期对历史“视而不见”。
目录
第一章 导言
第二章 两种历史
第三章 裕仁天皇:从战争主犯到无辜的象征?
第四章 “历史清算”的内部与外部条件
第五章 同盟国对主要战犯的审判:东京、纽伦堡和罪责争论
第六章 政治整肃
第七章 占领统治结束后如何对待战争及暴力罪行
第八章 “赔偿”
第九章 “历史清算”与政治文化
一、神道教与基督教回忆文化的环境
二、历史政治
三、记者的角色
四、(执政的)保守主义在“历史清算”中的关键作用
五、左派反对党与和平主义者
第十章 20世纪60年代的学生运动
第十一章 展望:日本记忆文化后来的转变以及联邦德国的“种族大屠杀之美国化”
第十二章 总结:记忆文化中的外部压力与内在接受
后记
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