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取消图像:反偶像崇拜个案研究》是一部比较论文集,内容包括反偶像崇拜的各种原因与意义,以及它在全世界范围内的不同社会所引起的图像功能的剧烈变化的七篇历史论文。前言中追溯了“反偶像崇拜”的词源学意义,并简要介绍后面论文的主要内容。通过不同社会中所发生的偶像破坏行为的对比,进一步阐明了不同社会背景下图像的破坏与创造,以及图像与文字的关系。随后依次讲述古埃及十八王朝时期埃赫纳顿的宗教革新举措;中世纪穆斯林军队毁坏印度的宗教建筑、掠夺与亵渎圣像;墨西哥革命时期(20世纪二三十年代 )的反宗教运动,不仅破坏并焚毁圣像、十字架,甚至捣毁教堂、礼拜堂和天主教学校;中世纪期间对待古典雕塑的态度,异教与基督教间的斗争;拜占庭帝国时期的破坏偶像运动与《加洛林之书》;加尔文的新教运动与荷兰的反偶像崇拜;一节是历史留给后人的启示与教训。艺术史家、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学者从中探索了艺术定义的不断变迁,以及在描绘不同形式的反偶像崇拜中的表现形式。
目录
总序
作者简介
致谢
1.前言:“缪斯女神之火”
2.重塑早期印度清真寺中的反偶像运动
3.反偶像的战争:1910-1940墨西哥革命中反偶像运动的意义
4.倒塌的偶像和崛起的圣人:西方对图像崇拜和“敬神文化”的态度
5.眼见为实还是字无虚言:《加洛林书》与拜占庭反偶像运动中图像与文字的较量
6.埃及破坏偶像运动中的重新命名与变换身份
7.荷兰偶像破坏运动之后的圣像替代
8.保存与毁坏湮没与记忆
专业术语
人名(地名)表
摘要与插图
那些已经成为碎片的神圣遗迹需要被整合到艺术化的圣骨匣中,其装饰和图像的形式从过去到现在所暗指的都是一个概念——无形一显现。这两种再现的形式,有人可能将其称之为双重拟态,构成了基督教图像文化的关键元素。先,正如我们所见,自从加洛林时期以来,对偶像的绘制和描述已经成为一种描绘异教和描绘崇拜图像错误的标准化了的程式。而且,无论在图绘场景还是在文字内容中,“标准化”的偶像形象都是在通过拒绝和否定从前被崇拜的图像来强调对另一种过去的接受。那些站在柱子上的裸体的、又聋又哑,且“完整”的男性偶像变成了偶像崇拜的标志。其次,新创造出来并受到崇拜的本地圣人连同他们的遗迹、雕像以及描绘他们奇迹的文字记载取代了异教神像的位置。这一对异教文化的转化只是在乍看之下对图像进行了否定。实际上,基督徒正是通过否定异教的图像文化而使异教习俗获得保存,并使其根据他们的需要进行了转变。只有当高卢或罗马要的雕像被打碎,且其神庙被转化之后,基督教的雕塑才能够出现。对异教图像的再度使用——将其披上基督教的外衣并使其融合到基督教图像中——其前提是对其他所有异教传统的摒弃。关于这一点,的例子就是孔克的基督教女烈士圣富瓦的雕像,它融合了古典晚期一位男性君主的黄金头部。早先异教文化所崇拜的图像遭到否定,在这一背景下,真人尺寸雕像的复兴是一个令人颇感矛盾的现象,然而这种矛盾只是初看之下的感觉。正如我们所见,9世纪末西方的基督教对大型雕像开始了新的使用,这是对可以追溯到古典晚期的西方文化之根进行重新思考,以及对于偶像崇拜的广泛争论所产生的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