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作者谢静宜,1959年—1976年长期在*身边从事机要工作。此书是她有关在*身边工作的回忆,通过一件件亲身经历的往事,展现了伟大*的风采、睿智、情感。可读性强,且具有很强的史料价值。
目录
免费在线读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天,在一阵紧促的枪声过后,商丘获得了解放。、朱总司令……成为我心目中尊敬的。共产党干部的清正廉洁,的严明纪律,与国民党“中央军”形成鲜明强烈对比。
随着解放战争向南推进和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在那火热的年代,青年参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曾偷偷与几位女同学一起跑到开封去参军,年龄小就虚报了些,体重不够,就偷偷往口袋里装石头,被发现未能如愿。直到1952年,中央军委机要学校(“793”部队)到商丘招生,我才成为一名战士。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您吻别您的儿子吧,再见了妈妈……”的歌声中,与被录取的其他同学乘火车来到东北长春“793”部队,校长黄有凤、副校长徐树林、政委徐树森接了我们。在当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跨过鸭绿江,去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我没有想到会来到身边,到党中央机关工作。当时,因没分配到朝鲜战场,我们这些小同志还委屈地哭鼻子,是真哭,哭得那么伤心呀!毕业赴京后,我们到北京香山机要训练中队学习,尹明是我们的中队长。
参加工作后的一段时间,任务艰巨。当时东南沿海澎、金、马等岛屿,蒋军在美军第七舰队庇护下与我军对峙;国民经济个五年计划;是抗美援朝时期,党中央、与各中央局、各省市、各大军区和赴朝志愿军司令部电报来往频繁。后来美帝国主义遭到惨败,被迫要求停战谈判。
在板门店谈判时,由杨复沛带领有二十来人的机要队伍,在那里进行着紧张的工作。当时不论去前方或留在后方的同志们,都恪尽职守、倾注全力,圆满完成了党交给的光荣使命。
李质忠局长多次传达党中央、对机要工作的表扬、关怀、指示。并发给后方同志与赴朝战士一样的纪念章和慰问品。
我们干机要工作这一行的同志们,经常受局长、处、科、股长的教育。谁都明白,经过自己之手翻译的一字一码,都必须准确无误,不能出半点差错。正如中央领导和局领导对我们的教导:“一字之差,人头滚滚。”是亲自指示:“保守机密,慎之又慎。”我们都牢牢记在心里。
机要工作是没有时间性的,不分假日,不分昼夜,随时准备工作。记得在抗美援朝时期和50年代,工作量大。当时全是手工操作,一天除吃饭时间外,睡不了几个小时。几乎全部精力都投入到工作中去了。夜里困了,就去水管下冲冲头,洗把脸,接着工作。这是每个同志常遇到的事。 1948年11月6日,淮海战役天,在一阵紧促的枪声过后,商丘获得了解放。、朱总司令……成为我心目中尊敬的。共产党干部的清正廉洁,的严明纪律,与国民党“中央军”形成鲜明强烈对比。
随着解放战争向南推进和1950年朝鲜战争的爆发,在那火热的年代,青年参军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我热血沸腾,跃跃欲试,曾偷偷与几位女同学一起跑到开封去参军,年龄小就虚报了些,体重不够,就偷偷往口袋里装石头,被发现未能如愿。直到1952年,中央军委机要学校(“793”部队)到商丘招生,我才成为一名战士。在“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和“再见吧亲爱的妈妈,请您吻别您的儿子吧,再见了妈妈……”的歌声中,与被录取的其他同学乘火车来到东北长春“793”部队,校长黄有凤、副校长徐树林、政委徐树森接了我们。在当时只有一个心愿,就是跨过鸭绿江,去朝鲜战场参加抗美援朝。我没有想到会来到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