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景与权力

价格 45.0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11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1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新图书资料发布

VIP   VIP会员第1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内容简介

《风景与权力》的出版曾改变了风景研究的方向,因为它把风景看成是文化力量的工具,是创建国家和社会认同感的核心工具。本文集收录了萨义德、米切尔、陶希格等多位学者的文章,包含艺术、人类学、心理学、文学、历史与现实等许多层面,代表了跨地域、跨学科学术交流的精华成果。文章重点考察风景流通的方式:风景如何成为交换媒介、视觉占有的地点、身份形成的焦点。每篇文章视角独到又相互关联,并彼此深化,反映出人类风景体验的复杂内涵。

目录


再版序言: 空间、地方及风景
致谢
导论
一 帝国的风景
二 "欧洲大沼泽"中的竞争共同体: 身份认同与17世纪荷兰风景画
三 系统、秩序及抽象:1795年前后英国风景画的政治
四 透纳与英国的代表
五 “我们的荆编小屋”:托马斯普林格尔非洲风景中的商业及家庭空间
六 领土摄影
七 风景效果
八 虚构、记忆和地方
九 神圣的风景:以色列、巴勒斯坦及美国荒野
十 荒野现场的图画与见证
十一 海滩(幻想一种)
十二 Hic Jacet:这里躺着……
撰稿人介绍
索引

摘要与插图

导论
W.J.T. 米切尔
    本书的目的就是要把“风景”从名词变为动词。它提出,我们不是把风景看成一个供观看的物体或者供阅读的文本,而是一个过程,社会和主体性身份(subjective identities)通过这个过程形成。风景研究在本世纪已经经历了两次大的转变:第一次(与现代主义有关)试图主要以风景绘画的历史为基础阅读风景的历史,并把该历史描述成为一次走向视觉领域的净化的循序渐进的运动; 第二次(与后现代主义有关)倾向于把绘画和纯粹的形式视觉性(formal visuality)的作用去中心化,转向一种符号学和阐释学的办法,把风景看成是心理或者意识形态主题的一个寓言。 我认为第一种方法是“沉思性的”,因为它的目的是要挖掘言语、叙述和历史的元素,呈现一个旨在表现超验意识的意象——无论是一只“透明的眼球(transparent eyeball)”、一次“存在”的体验、或者一种“纯真的眼神”。第二种方法是阐释性的,其例证就是试图把风景解码成为许多决定性的符号。我们都知道,风景可以被译解成为各种文本系统。自然的景物,比如树木、石头、水、动物、以及栖居地,都可以被看成是宗教、心理、或者政治比喻中的符号;典型的结构和形态(拔高或封闭的景色、一天之中不同的时段、观者的定位、人物形象的类型)都可以同各种类属和叙述类型联系起来,比如牧歌(the pastoral)、田园的(the georgic)、异域(the exotic)、崇高(the sublime)、以及如画(the picturesque)。
    《风景与权力》一书旨在将这些方法糅合成一种更具综合性的模式,该模式所追问的不仅有风景“是”或者“意味着”什么,还有风景做什么,它作为一种文化实践如何起作用。我们认为,风景不仅仅表示或者象征权力关系;它是文化权力的工具,也许甚至是权力的手段,不受人的意愿的支配(或者通常这样表现自己)。因此,就某种类似于意识形态的东西而言,风景作为文化中介具有双重的作用:它归化文化和社会建构,再现一个人为的世界,似乎它就是既定的、必然的。而且,它还能够使该再现具有可操作性,办法是通过在其观者与其作为景色和地方(sight and site)的既定性的某种关系中对观者进行质询,这种关系或多或少是决定性的。因此,风景(不管是城市的还是农村的、人造的或者自然的)总是以空间的形式出现在我们面前,这种空间是一种环境,在其中“我们”(被表现为风景中的“人物”)找到——或者迷失——我们自己。以这种方式理解的风景因此不可能满足于只是置换现代主义范式模糊不清的视觉性,代之以可读的比喻;它需要追溯风景抹除自身的可读性、归化自身的过程,在与可以被称为其观者的“自然历史”的关系中去理解这个过程。我们已经以及正在对我们的环境所做的一切、环境反过来对我们的所作所为、我们如何使我们对各自的行为变得自然、以及这些“行为”如何在我们称为“风景”的再现媒介中得到展现,这就是《风景与权力》一书的真正主题。
    尽管这本文集没有收入任何论述影视风景的论文,但我们应该清楚,风景的移动映像其实就是这些关于照片、绘画和其它媒介中传统的静止风景意象的修正性描述的次文本。这些文章的基本论点是,风景是一个动态的媒介,我们在其中“生活、迁移、实现我们的存在”,同时它本身也从一个地方或者时间移动到另外一个地方或时间。通常,人们是根据固定的类型(崇高、优美、如画、牧歌)、固定的媒介(文学、绘画、摄影),或固定的地方,也即视觉想象或阐释的目标来处理风景美学,与此相对,这本文集中的文章则考查风景流通(circulates)的方式:如何成为一个交换媒介、一个视觉占有的地点、一个身份形成的焦点。因此,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