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国家电企业用不到30年的时间完成了别人要花100年才能完成的飞跃,其残酷程度、淘汰速度、变革力度不言而喻。春去秋来,存亡兴衰,霸主们各领风骚三五年先后消亡,美的和格力却越战越勇,愈战愈强。一个“刚强霸道”,一个“柔情似水”,究竟何种模式才是当今商界王道?《刚柔之道》、深层次解读两位家电领军人物的传奇故事,为你揭开中国式商道管理的神秘面纱。
目录
刚性董明珠
第一章 巾帼不让须眉
骨头摔裂,骨子里不服输
营销第一课:讨债
新规矩:先款后货
“让供电局给我卖空调”
两年,从业务员到两大片区经理
“集体辞职”热潮中的冷静者
跟着董明珠,格力不会输
第二章 总是掌握主动权
“常有理”永远是对的
封杀大户
停止向国美发货
引发渠道革命
局部合作不代表改变立场
不依不饶:痛批渠道霸权
既要主动变革,又要稳健务实
第三章 因为原则,她“不仁不义”
一把火烧出的坚决
哥哥十余年不理妹妹
藏起想哭的心
小聪明碰上大智慧
搞好关系就不能坚持原则
潜规则就是没规则
先要规范,再要模范
第四章 做行业的领跑者
不向银行贷一分钱
格力模式
政府采购应支持本土品牌
只做“单打”
不是为赚钱而做事,而是事做好再去赚钱
追求工业精-冲
自主创新才有出路
第五章 我定规则我就赢
伸手要财权
巧用承兑汇票
降价比降温更可怕
处理库存不甩卖,推出新机却降价
忠诚不是让员工当木偶
返利经销商
“削藩”的真实目的
第六章 用的方法铸就品牌
“用户大回访”成为传统节目
用的方法造空调
重庆高温,“沙漠空调”独沐春风
坚决不打价格战
全世界都用的品牌才叫世界
刚强的背后是社会责任
诚信是企业做大做强的制胜法宝
柔性何享健
第一章 青年农民的激情岁月
小瓶盖秀出大舞台
一台“活化石”,八颗螺丝钉
为一张订单等半年
从模仿到创新的风扇之路
借别人的生产线,打造自己的空调
绝地中蹦出微波炉
财富增长的富豪
第二章 用资本助推美的
“送台摩托车给你们都不要”
低调实现MBO
与高盛羞涩牵手
“我和联想控股不一样”
鱼我喜欢,熊掌我也要
股改:渐进式改良
不搞家族企业
第三章 变易之道
他不带手机,也不用手机
事业部是“发动机”
贴牌与创牌同时进行
跳出价格战,不搞窝里斗
四项调整“大企业病”
不变就是死路一条
由管控模式向控股公司转型
第四章 是对手,更是队友
在国美和苏宁间游走的鱼
海尔:两强争霸,一起提升
格兰仕:邻里之间,以和为贵
格力:短兵相接,愈战愈强
与东芝的两段“姻缘”
美的商标案
借助奥运会的“曲线竞争”
第五章 低调者远见,务实者高深
第六章 宁可走慢一两步,不可走错地步
摘要与插图
刚性董明珠第一章 巾帼不让须眉
骨头摔裂,骨予里不服输
20世纪90年代初,市场经济初步形成,在实行计划经济多年的中国大地,改革开放的春风并未全部吹遍。1990年,当人们还在争论“改革姓‘社’还是姓‘资’”的时候,36岁的董明珠辞掉了在南京的工作,决定到南方闯荡。因为安稳的工作环境,让许多人在三十岁的时候就看到了六七十岁的影子,朝九晚五,波澜不惊。
和大多数南下的打工者一样,董明珠来到深圳闯荡。这时候她对自己的将来并没有一个明确的想法,她只希望有一个宁静的工作环境,“不求闻达于诸侯”,只要能安安稳稳地享受生活就可以了。一个偶然的机会,董明珠去了趟珠海,立即就被这座海滨城市的宁静吸引住了。随后,她决定应聘到格力电器,从层的业务员做起。
格力当时是一家投产不久的国营空调器厂,年生产能力约2万台,主要是组装,年销售额只有2000~3000万元,规模不大,名气不响。20多位业务员,每人每年完成100万的销售任务就算大功告成。格力规定,业务员每100万提成2万,工资、差旅费、请客送礼等费用全包含在内。
俗语说:“盲人骑瞎马。”当时的董明珠对营销工作不了解,她既不了解企业,也不了解市场,一切都得靠自己摸索。在经济转轨的年代,营销行业和业务员都是新名词,对董明珠来说,既是机会,也是挑战。
于是,领导就让一位老业务员带她跑一段时间的业务,熟悉北京和东北市场。因为老业务员要和老搭档去天津市场,所以就安排董明珠自己坐火车赶到天津和他们会合。当时正值7月的酷暑季节,坐在闷热的火车厢里,董明珠很腼腆,她认为女人在火车上吃东西不雅观,宁愿忍着饥饿,而且一饿就是一天。等到火车到站,她觉得浑身酸软,虚汗直冒,双眼发黑,头脑昏沉,几乎寸步难行。
董明珠终于见到前来接站的老业务员和其搭档,看到她的样子,两人明白董明珠中暑了。于是,他们赶紧找到一家有空调的旅馆住下来。
住旅店必须登记。董明珠站在柜台前,手直发抖,连笔都拿不住,脚也软弱无力,随时都有可能瘫在地上,她只得请求老业务员说:“我不行了,请帮我填一下。”
话音刚落,董明珠就往旁边的沙发上挪动,就这样摇摇晃晃地没走几步,她扑通一声,就一头栽倒在地上。
听到这个声音,还在一旁登记的老业务员赶紧和搭档一起跑过来。忙活了半天,董明珠终于醒了,只是眼睛虽然睁开,嘴巴却说不出话来。她太虚弱了,没有力气感激两位同事的帮助。
董明珠被他们扶到房间,一躺到床上就睡了过去,直到第二天早上才醒过来。睁开眼睛,董明珠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工作。只是昨天被摔的地方还隐隐作痛,用手一摸,钻心的痛不由得让她皱紧眉头。她决定下床走走试试,可是走一步都疼痛难忍。
老业务员看到董明珠走路的样子,于心不忍,就对她说:“你先在旅馆休息两天,过两天再到北京去找我们吧!”
董明珠坚决拒绝,坚持要和他们一起行动,她是一个不轻易放弃、不服输的人。第一次出差碰到点小病痛就叫苦连天,那别人会怎么看她?以后的工作又如何开展呢?董明珠忍着伤病和老业务员一起坐上开往北京的列车。
北京的市场地位不言而喻。当时,北京有个专门展卖空调的大制冷展示厅,董明珠和老业务员一起在那里待了两天。事事留心的她断然不会浪费这丽天宝贵的学习时机,一边认真聆听老业务员和展厅经理谈生意,一边细心观察展厅的布局,发现国内外的品牌都汇聚于此。
所以,当老业务员希望经理多签点单、多进一些格力产品的时候,经理显得很神气,有些满不在乎地说:“你们格力一般般,但是没有问题,放在我们的展示厅里,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