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马云和唐骏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企业家,是新时代的商界精英,是创造财富的领军人物,是传奇故事的……站在时代的风口浪尖之上,他们一方面不断创新、开拓进取,承担着带领企业发展壮大的使命,另一方面,他们还扮演着榜样的角色,给所有崇拜者带来披荆斩棘、勇往直前的力量,并不断用自己成功的经验、失败的教训警醒后来者。那些正在路上的创业者,或者已经小有成就的“总裁”、“经理”们,不妨在百忙之中停下脚步,听听他们的声音、学学他们的经验,让他们独到的创业感悟和科学的管理经验,帮助自己在商业领域取得更耀眼的成绩。
目录
第一章 从零到亿万富翁的秘密
马云向左
辞职下海,马云第一次“触网”/2
“中国互联网之父”,马云的残酷创业史/5
50万起家,马云开创阿里巴巴时代/8
淘宝网:决胜国内网购中心/10
支付宝:电子商务发展的一个里程碑/13
“雅巴联姻”:打造阿里网络帝国/15
唐骏向右
名古屋到西雅图的创业之路/18
宁舍鸡头选凤尾,进入微软/22
小程序员从天才堆中脱颖而出/24
出任微软(中国)有限公司总裁/26
以终身“荣誉总裁”的身份从微软“退休”/29
华丽转身,人主盛大/31
10亿身价加盟新华都/33
一路走来的打工“皇帝”/35
第二章 得人才者得天下
马云向左
创业要找适的人/40
用人格魅力吸引人才/44
我们需要的是猎犬/47
不挖人也不留人/49
给应届毕业生一个机会/52
不能让雷锋穿补丁衣服上街/54
成为“笑脸”公司/56
美的团队是《西游记》中的唐僧团队/58
唐骏向右
亲自面试每一名员工:唐骏式面试文化/51
用人,而不是仅仅用才/65
人情化管理,把微软变成一个家/68
我只专心做了一件事,就是让我的员工感动/71
圆心理论:职场人际关系的法则/74
让他人变得伟大/77
第三章 做一个睿智的舵手
我叫自己“席教育官”/82
真正的领导是通过别人拿成果,而不是自己冲在面/85
CE0就是守门员/87
外行是可以领导内行的/89
制定目标是领导的一门艺术/91
胸怀要像大海一样大/94
不靠控股来管理/97
不抓鲸鱼只抓虾米/99
唐骏向右
明确自己是来打工的/102
激情燃烧执行力/104
向“教练”鲍尔默学管理/108
不争论:和陈天桥相处的秘诀/110
施行以人为本的人性化管理/113
打造“简单+勤奋”的执行力理念/115
第四章 怎样走活一盘棋
马云向左
免费的目的是培养客户/118
舍得放弃小“金子”/120
不贪心,只做信息流/123
信誉决定你的机遇/125
金庸是块好招牌/127
商场需要游击战/129
60%的客户都是为竞争对手准备的/131
比起赚钱,更看重的是客户的品牌力/132
阿里巴巴走的是“国外包围国内”的路线/135
唐骏向右
营销,与合作伙伴双赢/137
微软:唐骏PK盗版/140
职业经理人都是用业绩说话的/144
经营一家干净的企业,146
经营盛大:“NO.2”之道/148
第五章 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
马云向左
客户大多是“懒人”/152
永不放弃/156
专心做好一件事/158
短暂的激情是不值钱的/161
坚信自己是对的/162
的财富是经历过许多失败/166
比兔子跑得快,但又要比乌龟更有耐心/168
目标是全世界/170
唐骏向右
我敢说,在微软里没有比我更勤奋的员工/173
任何时候都不怕从头再来/175
把工作当成生活的乐趣/177
薪水不是工作的动力/180
忠诚是正确的工作态度/183
“千万别说我唐骏太伟大,这样太不低调了”/186
第六章 心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马云向左
阿里巴巴是的/190
想成功,必须疯狂一点/192
敢做梦的人才能成功/196
价值观是阿里巴巴钱的东西/198
花投资人的钱要小心/200
企业家要有使命感/202
阿里巴巴和员工一起成长/205
唐骏向左
唐骏的成功经验可以借鉴/208
从底层做起,但不甘于平庸/210
成功的“4+1”法则/213
简单是要的成功经验之一/217
第七章 他们的成功可以复制
很多人失败的原因不是钱
摘要与插图
辞职下海,马云第一次“触网”在中国,阿里巴巴集团的主要创办人、阿里巴巴集团兼席执行官马云,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他从一个“铁嘴”的大学老师变身成为一个打造了互联网王国的国王。马云,正在用他的睿智与汗水,演绎着一段绚丽夺目的创业人生。
1988年6月,马云毕业于杭州师范学院外语系,之后被分到杭州电子工业学院当英语老师,同时兼任学院外办主任。就这样,马云在这座校园里待了6年多。
刚开始做老师的时候,马云每月工资只有89元。为了增加收入,马云开始做起了翻译,并且很快在杭州翻译界崭露头角。于是马云租房子成立了海博翻译社,但是一个月下来翻译收入只有700元,房租却花掉了2400元。无奈之下,马云又开始在海博翻译社卖鲜花、卖礼品。这之后马云还销售过一年的医药产品,在这个过程中,虽然并没赚到多少钱,但马云却从中感受到了商海的滋味,于是开始在下海的边缘徘徊着。
从这以后,马云就一直生活在心神不安中,一天到晚都在想如何离开学校。因为他觉得自己马上就到30岁了,再不干点什么的话一辈子就只能这么平淡地过去了。
正在这个时候,工业学院来了一个叫比尔的外教,他是美国西雅图人。相识后,比尔和马云大谈互联网,马云听得热血沸腾,甚至比说者比尔还激动。因为这是马云第一次听说互联网,他此前还没有接触过互联网,甚至从未碰过电脑。在马云的印象里,电脑在中国可是个贵重物品,只有有钱的公司里才有;放在有空调的房子里,由亮的小姐看管着,很高深。
从此,马云就在心里种下了“网”的种子,但是一直没有促使其开花、结果的机会。直到1995年,马云创立的海博翻译社开始赚钱,也是在这一年,马云接到了一个涉外纠纷的案子:一个叫菲力普·卡文纳的美国商人签约投资浙江一段高速公路,合同到期,美国商人拒付合同金。于是“杭州英语第一人”的马云被中方聘请为翻译兼顾问,到美国去参加美方召开的董事会并调解纠纷。
在此之前曾经去过一趟澳大利亚的马云这一次也欣然接受了。4月,马云带着浙江省交通厅的重托,和数百万民工的殷切盼望只身飞往美国。很快,马云就在美国见到了菲力普·卡文纳,但对方并没有解决问题的意思,而是让一个大块头的加州人带着马云游山玩水,并试图劝说马云加入一家并不存在的美国公司,还故意亮了一下腰上挂着的。他们还把马云带到了拉斯韦加斯赌场,幸运的是,在拉斯韦加斯赌场马云用25美分在老虎机上赢了600美元。
但是,当马云拒绝了对方十分明显的贿赂后,恼羞成怒的菲力普·卡文纳把马云锁在了一幢海滨别墅二楼的一个房间里。到这时马云已经明白他所调查的这家美国公司肯定有问题,也明白了自己已经处于危险之中。事实上,这个美国商人就是骗子。
接下来就是一场调查与反调查、斗智与斗勇的战争。马云假装妥协,并凭着天生的伶牙俐齿,终于让菲力普·卡文纳相信他是有诚意与其合作的。当对方放松警惕之后,马云只身逃到西雅图去找到了比尔介绍的朋友。
在比尔朋友的带领下,马云参观了一家网络公司。当时的美国互联网方兴未艾,所以,当美国朋友见到马云对互联网这么感兴趣时,表现得很亲热。这家公司的两间小屋里坐着5个面对电脑屏幕不停敲击键盘的年轻人,美国朋友把马云带到计算机旁说:“这就是Internet,你可以在上面搜索任何东西。”听对方这么说,马云于是坐在电脑前在雅虎搜索栏里敲了一个词“Beer”(啤酒),很快屏幕上就蹦出了一大堆:美国啤酒、日本啤酒、德国啤酒……就是没有中国啤酒。马云感到好奇,又在键盘上敲了一个“China”,搜索的结果是“No Data”(没有数据)。
如此神奇的互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