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台湾富郭台铭生意经》通过剖析郭台铭的商业逻辑,解密富士康的成长基因,为读者展示了当代商业世界的财富圣经,一窥500强企业的成长真相。台铭身上流淌着晋商的血液,他以平实、艰辛、细致的管理和作风,夜以继日地赶超德、日、美等世界制造企业,在自我超越中完成了跃进。正如前微软公司副总裁、NBA中国CEO陈永正所说:“中国企业要站起来,走出去,郭台铭和富士康的故事是教材。”
目录
第一章 创业启蒙 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阿里山上的神木成其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
2.创业三条件:坚忍的毅力,向前冲的傻劲,智慧比聪明重要
3.为钱做事,容易累;为理想做事,能够耐风寒;为兴趣做事,则永不倦怠
4.成功的三部曲:选好策略、下定决心、用对方法
5.成长,你的名字叫痛苦
6.胸怀千万里,心思细如丝
7.人在困苦、饥饿的时候,头脑会清楚
8.四流人才,三流管理,二流设备,客户
9.轻而易举的成功,是事业的大忌
10.对第一代创业者来说,的权力,的责任,而不是腐败
11.三助:自助,人助,天助
12.葡萄酒的葡萄藤,都是从瘠的土壤中生长出来的
13.在压力中被迫创新,在成长中勉强传承,在运气中连番跃升
14.事业成功的要素一意愿、专业、耐心
15.当你要去做一件事情的时候,你的执著和冒险是很重要的
16.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
17.人没有天生的穷命和贱命,只有你是用什么样的心态来磨练自己
18.错误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一再犯同样的错误
19.的睡眠时间不应该多于属下
20.做生意讲实力,搞宣传没意思
21.家长不能在事业上帮你,不见得是坏事
第二章 市场营销 计划赶不上变化,变化抵不上客户
1.市场=客户+产品
2.在现今世界上,没有“大”的打败“小”的,只有“快”的打败“慢”的
3.市场,是靠“透明度”和“竞争度”来培养它的“成熟度”的
4.科技公司能不能在市场上成功,其实不在“科”的发展,而在“技”的发展
5.品质就是客户愿意用两倍的价格来跟你买,而日还很高兴
6.只有品质的问题,没有品牌的问题
7.决策的错误,是浪费的根源
8.如果看问题都和别人—样,看报纸就好了
9.对事情的看法(观察)——望远镜,放大镜,显微镜
10.计划永远赶不上变化,变化抵不上客户一通电话
11.第一次到美国打市场,说没有恐惧是骗人的
12.精密的产品,其实不在手上的技术,而是在脑袋里的观念
13.销售人员一定要清楚“工程服务”和“生产制造”
14.组织大小不重要,重要的是VIP
第三章 人力开发 小心求证,大胆用人
1.企业人生三部曲:人材,人才,人财
2.人才的竞争力要有“知识”与“技术”的附加价值
3.“化”就是人才当地化
4.有人做错就把他换掉,他的经验等于就没有用了
5.人才有三心:责任心,上进心,企图心
6.天才就让他留在天上,天才型研发人员到每一家公司都令人头痛
7.年轻人要的是“三对”:入对产业、选对公司、跟对主管
8.人才的选拔和培育,是企业永远的难题
9.真正的英雄,早就死在沙场上,而不是回来拿奖章的人
10.销售人员的九个职责
11.创新人才的训练:工作中训练、挫折中教育、竞争中思考
12.小心求证,大胆用人
13.让当地人负起责任只分有头脑和没头脑的;有责任的和没责任的
14.人力资源的工作职责——选人、育才、用人、留人
15.鸿海用人哲学:第一看品格,第二是要有责任感,第三是要有意愿工作
16.接班的人不需要太聪明,因为人需要的是智能,聪明是一时的,智能是长远的
17.在人力结构上找到“派驻干部”和“本土干部”的—个平衡点
18.人才孕育的环境——工作历练机会的环境,正确思想的文化,稳宗健康生活的环境
19.21世纪领导干部的基本素养
20.选择人才的七个标准
21.把人才变成将才,就没人能打败你了
22.人生的价值就是“有用”
23.人才等于钱财
24.我开始大发奖金的时侯,也是我开始大裁员的时候
第四章 创意执行 走出实验室就没有高科技,只
摘要与插图
第一章 创业启蒙 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01 阿里山上的神木成其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决定了
从创立鸿海的第一天起,郭台铭就目标明确,即把公司发展成为台湾第一、亚洲第一、世界第一的企业。他说:“阿里山的神木成其大,4000年前种子掉到土里时就已决定了,决不是4000年后才知道的。”
在一次演讲会上,郭台铭谈及企业布局与化经营时,不无幽默地说:“企业经营者的头脑中要装进去一张‘世界地图’,而不能像台湾民进党的大脑,都只装着台湾地图。”正是有了这种心胸和视野,他才把一个成立之初只有10名员工的小厂,发展成为员工多达五万人的跨国集团。
心胸有多大,舞台就有多大
1971年,郭台铭毕业于台湾“中国海专”,进入当时台湾前三大船务公司之一——复兴航运工作。不过,他并不甘心永远靠海为生,过飘泊、不稳定的日子。1974年,郭台铭向岳父借钱买下当时的鸿海工业公司,从事黑白电视机零组件代工生产。
1977年,郭台铭赚到了人生的第一桶金。与周围的富商不同,他没有用这笔钱买房置地,而是从日本购买模具设备,建起了自己的模具厂。随后,台湾火爆的房地产仍然没有阻挡住郭台铭投资办厂的热情。
当“鸿海精密”陆续建立起电镀部门与冲压厂后,郭台铭迅速拉开了与同行的距离,并在20世纪80年代个人电脑工业起飞中,以成熟的模具技术进入个人电脑连接器领域,建立起令后人惊叹的连接器王国。
1999年,郭台铭一口气吞下华升、广宇等企业,进行逆向整合,使鸿海精密发展成为鸿海集团,由地区性大厂摇身一变成为的企业。2001年,鸿海以1442亿元台币营收,名列《天下杂志》台湾1000大民营企业龙头。
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在经商过程中,许多人被眼前暂时的丰厚利润束缚住了手脚,迷失了前进的方向,结果丧失了把公司做强做大的机会。郭台铭的创富历程告诉我们,先要有一颗长大的雄心,才有可能屹立于世界经济舞台,才能打造一家百年老店。
做生意要有野心
经商,做生意,必须有赚钱的野心。野心是什么?野心就是目标,就是理想,就是梦想,就是企图,就是行动的动力!
研究创造行为的心理学家,将野心看作是一种创造性的兴奋剂,他们相信野心在本质上就是充满活力的品质。试看天下财富英雄:索罗斯、巴菲特、李嘉诚等,无一不是野心家。确切地说,做生意有野心,是成为商贾巨富、把公司做强做大的商业基因。
但是,做生意有野心,并不是看到钱,就去抓,就去抢,而是设定赚钱的大目标,有一个长远的规划,把握行业发展趋势,看到五年、十年、二十年后的市场。开公司、办企业,则要瞄准全国、市场,将事业做大,这样才能缔造一个商业帝国,体现人生价值。
02 创业三条件:坚忍的毅力,向前冲的傻劲,智慧比聪明更重要
创业是白手起家,是从无到有,苦的过程。早年,郭台铭为了见一个客户,淋雨好几个小时。多年以后,这位高科技富感慨地说:“年轻人不要怕吃苦,更不能被困难吓倒,要有面对失败的勇气和坚忍的毅力。”
对待经营业绩,郭台铭从来不认为自己做得够好,反而督促大家明天要比今天做得更好。他说,经营企业没有胜利的那一天,经营者要持续努力,使业务得到持续改善,要有一股向前进取的傻劲。有了这种不问断的努力,企业才会迎来持续发展的结果。
此外,郭台铭还强调,创业者应该头脑灵活一点,但是不能聪明反被聪明误,因为智慧比聪明更重要。经营的智慧可以表现为专注,集中精力做好既定的事情;可以表现为远见,能够看到长远的目标。总之,始终朝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