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 不要让自己被长期性熊市所吞噬。准备好在下一个动荡、低迷的市场中赚取稳定的回报。
本书通过大量的证据阐明了当前美国股票市场仍处于一个长期性熊市的中期阶段,投资回报率会继续不尽如人意,同时股票市场会随着经济周期的起伏出现大幅的波动。投资者如何才能在这个充满了不确定性的长期萧条市场中生存和赢利?普林格、特纳和科帕斯在本书中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切实可行的行动指南。
通过令人信服的分析,本书作者阐明了长期性熊市的特点,并探讨了通货膨胀和利率上升对今后股市走向的潜在影响。作者提出了一个基于经济周期的动态投资组合管理方法,帮助投资者把握长期性萧条市场中的赢利机会,同时保护他们的资产,使其在周期性下跌时免遭重大损失。
你是否准备好面对第二个失去的十年?
在对历的长期性熊市进行了广泛研究的基础上,本书强烈建议投资者要准备好面对股票市场第二个“失去的十年”,这将是一个衰退更频繁、复苏更短暂的十年。
你是否对即将面临的挑战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你的投资组合在市场的波动和风险面前是否有足够的保护措施?你是否在寻找一个更好的方法来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
在《投资在第二个失去的十年》一书中,具有传奇色彩的、被金融杂志《巴伦周刊》称为“分析师中的分析师”的马丁 J.
普林格和他的团队向读者讲述了一种已经被证明是切实可行的投资方法和策略,运用这种方法,投资者即使身处长期性熊市(无论该熊市持续多长时间)也能获得稳定的收益,实现财富的增值。不要让你的财富再遭受损失了,现在就开始运用本书中讲述的方法进行投资,它是你在股市中实现财富的保值和增值的生存指南。
本书让投资者即使在熊市中也能获得信心和决心。通过阅读本书,投资者可以得到以下收获。
理解股票、*和商品市场的长期性趋势,以及关注经济周期波动的重要性。
面对萧条的股市,做好两手准备:一个用于防御,保护资产在市场下跌时免遭重大损失;一个用于进攻,当市场出现周期性的有利行情时实现资产的增值。
学会如何基于经济周期的起伏来调整资产配置,实现投资收益的*化和风险的。
取得更稳定的投资收益,减小投资的风险和相应的心理压力。
目录
导论
致谢
第1章 为什么我们将面临第二个失去的十年
两类经济转折点
资本错误配置和经济衰退
技术和房地产泡沫是本次长期性熊市的根源
债务是一颗定时炸弹
有没有解决方案?如果有,是什么?这对疲软的股市意味着什么
第2章 什么是股市的长期性趋势,对投资者有什么意义
什么是长期性和周期性趋势
美国股票市场自1800年以来的长期性趋势
长期性牛市和长期性熊市的特点
第3章 是什么力量引发股票价格的长期性趋势?
长期性趋势的转折点有什么特征
长期性熊市的心理和结构特点
估值和投资者情绪
目前的长期性熊市还会持续多久
商品价格趋势的不稳定带来的影响
底部在哪里
第4章 通货膨胀、通货膨胀、通货膨胀!
商品的长期性牛市早已开始
通货膨胀:对投资组合征收的隐形税
商品价格长期性趋势的特点
抗通货膨胀资产的投资机会
第5章 留心利率趋势出现向上的转折
利率的长期上升趋势对投资者意味着什么
识别信用市场长期趋势的反转
大宗商品价格在长期下跌趋势的底部领先于债券收益率
和通货膨胀/通货紧缩之间的关系
结语
第6章 经济周期概论
什么是经济周期
投资者该如何理解经济
意识到经济周期的存在有何用处
第7章 如何将经济周期用作投资债券、
股票和大宗商品的指路图
经济周期的季节性特征
6个阶段
概要
根据经济周期不同阶段来调整资产配置
第8章 如何运用简单的指标来识别经济周期的阶段
一些背景因素
通过市场活动识别经济周期所处的阶段
结果
各阶段的行业表现
第9章 道琼斯普林格经济周期指数——史密斯夫妇需要的答案
构建指数的第1步:识别当下处于经济周期的哪个阶段
构建指数的第2步:按阶段进行资产配置
构建指数的第3步:股票市场的行业配置
指数和ETF
第10章 投资组合风险管理
风险和收益的判断
风险管理和“重大亏损法则”
战术资产配置的重要作用
质量很重要
一个全面风险管理的流程
第11章 自己动手还是交给投资经理
保护你自己不受自己的伤害
寻找适合你的职业投资经理
怎样做一个好的客户
后记结论和资源
附录A股票市场长期趋势转折点处的其他信号
附录B大宗商品市场长期性牛市的补充材料
附录C视角下的股票市场长期性熊市
附录D基于经济周期的资产轮动指南
摘要与插图
导论Introduction
你是否准备好了迎接另一个失去的十年
想起了那美好的旧时光!记得在20世纪90年代,投资者在大牛市的后期阶段振奋不已,那时投资是多么的容易和充满了乐趣。1995~1999年,标准普尔500指数的年收益率分别为38%、23%、33%、29%和21%。为了理解这样的收益率意味着什么,我们假设你在1995年1月1日在股市上投资了100万美元,那么,这笔投资到20世纪末的时候已增值到近350万美元。但这样的收益率和以高科技上市公司为主的纳斯达克指数的收益率相比,又会显得暗淡无光:纳斯达克指数仅在1999年一年的收益率就高达85%。10年、15年和20年的股票市场年平均收益率也都高达15%以上。在那个年代,投资决策容易,投资者要做的事情就是买一张票,坐上股市这列隆隆向前的火车即可。所有投资者都坚信一条简单的金科玉律:逢低买入,买入并持有,然后就坐等你的利润不断翻番。此前18年股票市场带来的可观的收益率强化了投资者“买股票不可能亏损”的心态。每个人都认为自己是投资天才,不放过任何一个机会吹嘘自己的投资业绩,不管是在高尔夫球场上、办公室的饮水机旁还是感恩节的家庭晚餐上。很多人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专门从事日间交易——后者更有趣,收入也比从事乏味的办公室工作更高,当然律师除外。即使是守的人都被这种贪婪的气氛感染,将原本的风险规避原则抛在脑后,也加入到这场投资泡沫的狂欢中。然后,就出问题了。当世界进入新的千年,2000年到来后,股票投资的环境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自20世纪60年代末以来投资者从来没有遇到过的事情发生了——一个长期性的熊市出现了。突然间,被投资界认为理所当然的投资原则不管用了,投资组合的决策变得远比以前困难。
在十多年后,很多投资者和金融媒体从业人员认识到实际上股市当年出现了转折,开始进入下跌阶段,并将随后的十年称为“失去的十年”。的确,从2000年1月到2009年12月这段时间是股票市场历糕的十年之一。这十年内两次严重下跌的下跌时间超过这十年的一半以上,这使得按照购买并持有思路操作的投资者沮丧不已。即使考虑到分红,这段时间股市市值也跌去了9%。我们要面对的是一个新的冰冷的现实,投资者不能再期望能从股市获得每年两位数以上的回报率。关于某人放弃了原有的工作专门从事日间交易的故事已是久远的过去——在2012年,只要能有一个全职工作,人们就很满意了。那些曾经被认为是可靠的其他投资渠道现在也有各自的问题:房地产是低风险投资且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已被粉碎;银行储蓄的利息下降到接近零的水平,如果算上通货膨胀和所得税,储蓄的实际收益率是负值;政府债券的收益率跌到几十年来的低点,回报的潜力低,如果利率上涨,就会面临着巨大的本金风险。是的,自2000年以来,对于大多数投资者而言,投资市场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雷区。这十年始于投资者天真的乐观和信心,终于投资者的焦虑和对未来的期待。
为了更清晰地说明我们的观点,我们以一对夫妇的养老金计划为例,看看自2000年人们的预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史密斯夫妇退休时,史密斯先生62岁,当时他们攒下了一笔可观的积蓄。根据历史经验,他们决定将这笔钱中的100万美元投资到股票市场,购买指数基金。当时,标普500指数在之前25年的平均年回报率超过了17%,如果从1900年算起,则该指数的年均回报率为10%。他们想,就算他们的投资只有10%的年均回报率,他们可以花掉其中的一半,将剩余的5%继续投资,获得复合收益。这个计划看起来很合理,能够让他们的退休积蓄继续增长,甚至还能时不时提高他们用于消费的金额,抵消通货膨胀的负面影响。他们打算每年支取5万美元(每季度支取12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