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与应用》结合作者多年来从事InSAR研究的成果和实际经验,兼顾基本原理和前沿发展两方面给出较为全面的介绍。先系统论述InSAR的基本原理、数据处理关键技术等:然后针对时间与空间去相关及大气效应问题,进一步论述时间序列:InSAR分析技术,并将长时间序列相干点目标模型扩展至短时间序列准相干目标模型;在DEM更新、城市地表沉降检测、滑坡监测和人工地物稳定性评估等领域给出具体的示范应用成果,为不同应用领域的读者提供参考案例。
廖明生、王腾著的《时间序列InSAR技术与应用》可作为高等院校、科研院所测绘、遥感、地质灾害、资源调查、地球物理和电子信息等专业研究生的专业课教材,也可供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和工程技术人员参考阅读。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1 引言
1.2 星载SAR系统发展概述
1.3 InSAR/D-InSAR技术研究概况
1.4 时间序列InSAR技术及其研究现状
1.5 本书内容安排及阅读建议
1.5.1 内容安排和阅读建议
1.5.2 进一步研读的参考书目和相关的信息
参考文献
第2章 lnSAR/D-InSAR基本原理
2.1 SAR原理和成像特点
2.1.1 SAR成像原理
2.1.2 典型地物散射机理及SAR相干成像特性
2.1.3 SAR成像几何特性
2.2 InSAR-InSAR技术的基本原理
2.2.1 InSAR几何原理
2.2.2 D-InSAR几何原理
2.2.3 InSAR系统中的一些重要参数
2.3 干涉图生成
2.3.1 前置滤波
2.3.2 影像配准
2.3.3 干涉图和相干图的生成
2.3.4 后置滤波
2.4 相位解缠
2.4.1 相位解缠问题的提出及基本解决思路
2.4.2 路径积分和枝切法
2.4.3 范数框架和二乘法相位解缠
2.4.4 相位解缠化问题模型及统计费用网络流算法
2.5 地表几何信息提取
2.5.1 相位到高程的转化
2.5.2 形变信息提取
2.5.3 地理编码
参考文献
第3章 干涉相位与相干性分析
3.1 InSAR/D-InSAR技术误差来源及模型
3.1.1 卫星参数误差
3.1.2 干涉相位误差
3.2 相干性及相干分解分析
3.2.1 相干性分析
3.2.2 相干分解
3.2.3 相干分解结果
3.3 大气效应及其相位特性
3.3.1 大气延迟信号分析
3.3.2 大气信号的分布特性
3.3.3 大气延迟对重复轨道InSAR测量的影响
参考文献
第4章 时间序列InsAR分析方法
4.1 时间序列InSAR分析基本原理
4.2 PS-InSAR方法
4.2.1 PS-InSAR技术基本原理
4.2.2 PS-InSAR技术流程
4.3 SBAS方法
4.3.1 SBAS方法的基本原理
4.3.2 SBAS方法技术流程
4.4 StaMPS方法
参考文献
第5章 短时间序列InSAR小数据集分析方法
5.1 子孔径法提取相干点目标
5.1.1 目标的散射机制和类别
5.1.2 基于振幅信息的振幅离差点目标提取方法
5.1.3 基于相干信息的时间相干系数点目标提取方法
5.1.4 基于振幅和相位信息的子视相关点目标提取方法
5.1.5 相干点目标提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