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 鲁迅博物学历程简述
一 从童年的“百草园”到成年后的莳花养草、植物研究
1 童年的自然环境、对花木的喜爱
2 青年时期对植物的钻研
3 “室外独留滋卉地,年来幸得养花天”
二 对中国传统博物图书的搜求与辑录
1 多方搜求
2 影写与辑录
三 近现代博物图书的阅读与翻译
1 矿物学
2 进化学说
3 植物学、动物学等生物科学
4 科普读物
5 文学中的博物学
四 美术中的博物学
1 中国传统的花鸟画及博物图谱
2花鸟诗笺
3 “只有梅花是知己”
4 域外美术中的博物学
第二章 鲁迅博物学爱好探因
一 从博物学获得“研索天然”、“冥契万有”之体验
1 问题的提出
2 鲁迅的“科学观”,本柢与葩叶
3 “本根”、“白心”、“神思”
二 博物学中的“白心”、“神思”、“诚与爱”
1 “复古”与“革命”
2 博物学的反叛性
3 对“白心”的呵护,将文学与博物学相沟通
三 博物学之切实而宽博的精神
1 “说说较为切己的私事”
2 博物学中的实地经验,向低广处看
第三章 博物学视野对鲁迅文学、思想的影响
一“中间物”的意识、万物之间的联系与差异
1 “进化的链子上,一切都是中间物”
2 “人禽之辨,本不必这样严”
3 “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4 尊重“个体”,爱惜“差异”,保护“弱小”
二 互惠互利的共生关系、“相互主体性”的建立
1 个体与共生
2 互为主体性
3 鲁迅眼中与笔下的“自然”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一: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国学部分)
附录二:鲁迅阅读书籍中的博物学(现代及外文部分)
附录三:鲁迅收藏美术作品中的博物学
,文学评论。鲁迅自幼即对“博物学”产生相当浓厚的兴趣,且将这个兴趣持续了一生。本书试图梳理鲁迅的“博物学”爱好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并探讨这种爱好如何产生,对他的文学、思想和人格产生了怎样的影响,又如何与其他思想资源相汇聚,塑造出鲁迅的思想基底,并希望借此触摸到鲁迅心灵的更多面向。,
定价:为出版社全国统一定价;
文轩价:为商品的销售价,是您最终决定是否购买商品的依据;受系统缓存影响,最终价格以商品放入购物车后显示的价格为准;
,新广告法规定所有页面信息中不得出现绝对化用词和功能性用词。
本店非常支持新广告法,但为了不影响消费者正常购买,页面明显区域本店已在排查修改,对于不明显区域也将会逐步排查并修改,我们此郑重声明:本店所有页面上的绝对化用词与功能性用词在此声明全部失效,不作为赔付理由。涉及“教育部声明”中的商品,均不代表教育部指定、推荐的具体版本,仅代表该商品的内容为指定、推荐书目。因极限用词引起的任何形式的商品赔付,本店不接收且不妥协。希望消费者理解并欢迎联系客服帮助完善,也请职业打假人士高抬贵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