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医学(第6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内容简介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6版)》每一章的开头均有学习目标,明确通过这章的学习所应达到的要求。学习目标包括认知和实践两个层面,本书的主体部分主要涉及认知层面的知识。为了使学生更加明确学习的要求,将以前的“掌握、熟悉和了解”细分为:①掌握:指详细和深入地理解某一知识点,包括:描述(能用自己的话将该知识点表达出来)、列举(指出该知识点要素或步骤等)、解释(用自己的话阐明该知识点)、比较(对比该知识点与其他类似知识点的不同)、应用(使用该知识点或其他知识试图解决问题或进行评价,可分为简单应用和综合应用);②熟悉:熟记(记忆一些关键词或标准值)、定义(对一些关键词做出定义)、识别(辨别该知识点的要点);③了解:一些需要泛泛知道、或难度较大但不要求深入理解的内容。实践层面是运用把学到的知识去完成某种实际活动的行为方式,包括:①简单运用:使用该知识点在单一或比较简单的情景下解决问题;②综合运用:使用该知识点在更为复杂情景或与其他知识点联合情景下解决问题。
实习是整个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为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和预防医学的思维能力,本书把以前课堂教学的许多内容以案例的形式,放在“实习指导”部分。希望能把实习与课堂教学结合起来,同时也倡导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许多内容可通过自学的形式来达到教学的目的。希望通过讲课、实习和自学等形式,提高学生的预防医学思维和实际工作的能力。在课堂学习的基础上,我们建议再安排一定时间(半个月至一个月)的社区现场实践,按照“服务一教学一科研”的实践模式,加强理论与实际的结合,结合在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所学到的知识和技能,以达到“培养促进全体人民健康的医生”的目标,使学生能够真正成为一名合格的五星级医生。
《“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规划教材:预防医学(第6版)》立足国情,但也注意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希望既有助于培养学生预防为主的观念、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在工作开展预防服务的能力,同时又有助于树立面向未来和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达到“努力适应当今社会进步和卫生事业发展的需求,具有服务于社会的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素质、职业素质等方面的要求”。
《预防医学(第6版)(十二五普通高等教育本科国家级规划教材)》目录
**章 绪论
**节 预防医学概念与健康生态学模型
一、预防医学的定义、内容和特点
二、健康的概念
三、健康决定因素及健康生态学模型
第二节 三级预防策略
一、疾病自然史与预防机会
二、三级预防
三、高危人群策略与全人群策略
第三节 预防医学所取得的主要成就以及对社会发展的贡献
一、我国卫生工作的主要成就
二、预防医学的价值和对社会的贡献
第四节 医学生学习预防医学的意义及本书的结构
**篇 人群健康研究中的流行病学原理与方法
第二章 流行病学概论
**节 流行病学的定义
一、流行病学概念的演变
二、流行病学的定义
第二节 流行病学的原理和方法
一、流行病学基本原理
二、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第三节 流行病学的用途
一、描述疾病及健康状况的分布
二、探讨疾病的病因
三、研究疾病自然史,提高诊断治疗水平和预后评估
四、疾病的预防控制及其效果评价
五、为医学研究提供科学方法
第四节 流行病学进展
一、流行病学发展简史
二、流行病学展望
第三章 流行病学资料的来源与疾病分布
**节 健康相关数据资料的来源
一、常规收集的数据资料
二、专题调查研究的数据资料
第二节 健康相关数据资料的测量
一、频数的测量
二、风险的测量
三、率的测量
第三节 常用测量指标
一、发病率
二、罹患率
三、续发率
四、患病率
五、感染率
六、病残率
七、死亡率
八、病死率
九、存活率
十、反映母婴健康状况的率
第四节 疾病分布
一、疾病的三间分布
二、疾病流行强度
第四章 常用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节 流行病学研究设计的基本内容
一、查阅有关文献提出研究目的
二、根据研究目的确定研究内容
三、参考具体条件选择研究方法
四、按照研究方法确定研究对象
五、结合研究内容设计调查表格
六、控制调查过程保证研究质量
七、理顺分析思路得出正确结论
第二节 描述性研究
一、概述
二、现况研究
第三节 分析性研究
一、队列研究
二、病例对照研究
第四节 实验性研究
一、概述
二、临床试验
第五章 偏倚控制及病因推断
**节 流行病学研究的偏倚
一、研究的变异性和真实性
二、研究的偏倚
第二节 病因及其推断
一、病因的概念
二、病因的类型
三、统计关联和因果关联
四、因果关联的推断标准
第六章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
**节 概述
一、概念、目的和分类
二、应用原则
三、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区别
第二节 诊断试验和筛检试验的评价
一、试验评价的基本步骤
二、试验评价的指标
三、试验阳性结果截断值的确定
第三节 提高试验效率的方法
一、优化试验方法
二、联合试验的应用
三、选择患病率高的人群作为受试对象
第七章 公共卫生监测与疾病暴发调查
**节 公共卫生监测概述
一、概念与发展简史
二、公共卫生监测的目的
三、公共卫生监测的种类
四、公共卫生监测的程序
第二节 疾病监测
一、监测体系
二、监测方法
第三节 药物不良反应的监测
一、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概念
二、药物不良反应监测的方法
三、药物不良反应因果关系评价
第四节 疾病暴发调查
一、概述
二、暴发调查的步骤与内容
三、总结报告
四、暴发调查时注意事项
第八章 临床决策分析
**节 概述
一、临床决策分析的概念与分类
二、临床决策分析应遵循的原则与程序
三、临床决策分析的常用方法
第二节 贝叶斯分析
一、贝叶斯定理的概念
二、贝叶斯分析在临床诊断决策中的应用
三、贝叶斯分析在社区人群筛检中的应用
四、影响预测值的因素
第三节 决策树分析
一、决策树分析的概念与决策树的构成
二、决策树分析的步骤
三、决策树分析的应用
第四节 meta分析
一、mcta分析的概述
二、mcta分析的步骤
三、异质性的识别与处理
四、结果的定量合成
五、敏感性分析
六、发表偏倚及其控制
七、应用实例
第二篇 临床预防服务
第九章 健康管理与临床预防服务
**节 健康管理
一、健康管理的概念和特点
二、健康管理的基本策略
第二节 临床预防服务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概念
二、临床预防服务的意义
第三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及实施的原则
一、临床预防服务的内容
二、循证临床预防服务内容确定的方法
三、临床预防服务的实施原则
第四节 临床预防服务的基本步骤与实施
一、收集健康信息
二、健康危险度评估
三、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制定
四、个体化健康维护计划的实施
第十章 健康行为干预
**节 概述
一、健康行为、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的概念
二、健康促进的活动领域
三、健康促进的基本策略
第二节 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及健康行为改变的理论
一、影响健康行为的因素
二、常用健康行为改变理论
第三节 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与原则
一、健康咨询的基本模式——“5A模式”
二、健康咨询的原则
三、帮助患者建立健康行为
……
第三篇 社区公共卫生
第四篇 卫生服务体系与卫生管理
实习指导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



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