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内容简介
- 余秋雨先生七年来**新作震撼面世。
从北大到台大,撼动青春学子的四十七堂课,带您走进历史光亮的轨迹。
历史的魂魄和历史的韧性一起回来了,中国文化人终于比过去任何时候更清楚地知道:我们是谁。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中文繁体版2010年10月由台湾天下远见公司出版,立即成为畅销书,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此次由岳麓书社出版其简体本,余秋雨先生又在原版的基础上做了很大的完善。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的主体内容是余秋雨先生以整整一年时间,为北京大学中文系、历史系、哲学系、艺术学院的部分学生,开设的一门课程,内容是中华文化史。它与大学规范的文化史课程不同,只探讨一个现代人应该对漫长的中华文化史保持多少记忆。本书采用了一个新颖的形式来解读中华文化,即采用课堂讨论的形式,再加上课后与学生间的“闪问”、“闪答”,使这本书精彩纷呈而明白晓畅。对于中华文化史的讲述,这本书也不是按部就班地泛泛而谈,而是以点带面。对于文明早期特别强烈的文化亮点,在余先生看来,它安顿了中华文化的精神魂魄,重点论述;而对于后期那些漫长的历史走廊,则快步走过。这是余秋雨心中的一部中华文化史,也是一部充满强烈色彩感的中华文化史。余先生以其饱学和情感,向国人传递文化记忆,以人类四大古文明中保留*完整也*璀璨的中华文化,敲响世界文明之钟。《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一书繁体版2010年在台湾出版,在华语世界引起轰动。
【作者简介】
余秋雨,浙江慈溪市桥头镇人,艺术理论家,中国文化史学者,散文作家,1968年毕业于上海戏剧学院戏剧文学系。历任上海戏剧学院院长、教授,上海剧协副主席。1962年开始发表作品。1991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著有系列散文集《文化苦旅》《山居笔记》《霜冷长河》《千年一叹》《行者无疆》《摩挲大地》《寻觅中华》等,文化通史《问学余秋雨》长篇记忆文学《借我一生》《我等不到了》等,学术专著《戏剧理论史稿》《戏剧审美心理学》《中国戏剧文化史述》《艺术创造工程》《中国戏剧史》《艺术创造论》《观众心理学》等。在海内外出版过史论专著多部,曾被授予“***突出贡献专家”、“上海市十大高教精英”等荣誉称号。其中,《信客》被选入人教版初二上册语文教科书。《都江堰》被选入人教版高中必修三语文教科书。现任《书城》杂志荣誉主编。
《中华文化四十七堂课--从北大到台大》目录
**部分闪问
北大的闪问003
台大的闪问019
第二部分课程
**课童年的歌声037
第二课文明的咒语041
第三课那里没有路标046
第四课文明的胎记050
第五课稷下学宫和雅典学院055
第六课人类文明的早期分工062
第七课世界性的老子067
第八课让我解释几句073
第九课寻找真实的孔子082
第十课一路冷遇成就的伟大091
第十一课黄昏晚风萧瑟097
第十二课君子的修身与治国103
第十三课关于下一项记忆的争论110
第十四课一个让我们惭愧的名字116
第十五课中国会不会因他而走另一条路123
第十六课诸子百家中文学品质*高的人130
第十七课一个难解的世界奇迹137
第十八课长江推举他出场145
第十九课生活在别处150
第二十课何为诗人158
第二十一课“二十四史”的起点162
第二十二课汉武帝的大地遇到了司马迁的目光169
第二十三课《史记》的叙事魅力175
第二十四课失落了的文笔179
第二十五课混乱和美丽同在185
第二十六课如果换了文学眼光,三国地图就完全改变了191
第二十七课中国历史上*奇特的一群文人199
第二十八课一座默默无声的高峰207
第二十九课光耀千古的324个字213
第三十课**个知名画家218
第三十一课因谦恭而参与伟大222
第三十二课凉州风范226
第三十三课中华文化为什么会接纳佛教229
第三十四课文明的制高点234
第三十五课盛唐是一种心态240
第三十六课诗人排序247
第三十七课顶峰对弈252
第三十八课没有人救他们255
第三十九课多记一个名字259
第四十课夕阳下的诗意264
第四十一课精雅大汇集271
第四十二课一群疲惫的文学大师278
第四十三课九十年的尘埃284
第四十四课文化专制下的沉闷290
第四十五课五百年斯文所寄297
第四十六课远方的目光304
第四十七课太不容易了309
告别315



VIP会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