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发奎口述自传

价格 42.60对比
发货 广东东莞市
销量 暂无
评价 已有 0 条评价
人气 已有 2 人关注
数量
+-
库存500
 
联系方式
加关注0

图书资料维护组

VIP   VIP会员第2年
资料通过认证
保证金未缴纳
0条
  • 内容简介
  • 目录
  • 《张发奎口述自传》内容简介

      1. 揭秘诸多重大事件后的决策人物的细节
      2. 颠覆对国共高层人物的认识
      3. 提供北伐、抗日、内战的新视角
      张发奎语录:
      ● 如果中山先生活着,国民党的训政一定早已结束,必须以德服人,而非以力服人。
      ● 自民国肇建以来,蒋先生是运用政治权谋的**名。他希望别人对他诚实,但他自己却不诚实。
      ● 蒋先生养成了直接发布命令的习惯,其插手干扰引起了指挥系统的紊乱。
      ●汪精卫作为行政院长,不敢对蒋先生进言。每逢出现议题,他总是看蒋先生的脸色,他本身没有主意。他一阔脸就变,变得官气十足,忘了从前的理想。
      ● 胡汉民确实是有许多**品格,他学问渊博,责任心强,人格完整,私生活也很简朴,但他不是一个伟人。
      ● 杜月笙这个人十分豪爽、友善、直率。他常常伸出援手,扶弱锄强,热爱公益,惜老怜贫。
      ● 假若我是蒋先生,我会枪毙张学良,或者干脆放了他。
      ●宋子文把中华民国当做私产。白崇禧足智多谋,但非常阴险。阎锡山圆滑狡黠。孙立人恃才傲物。杜聿明心高气傲。熊式辉爱摆官架子……
      ● 当共产党人下基层工作时,国民党人却忙着向上攀爬。
      书很精彩!值得一读!

      本书是张发奎晚年向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学者口述的自传,因涉及大量敏感人事隐秘,他要求部分章节内容须在自己身后才可发表。传中不仅缕述了张发奎与蒋介石的复杂关系及不同时期张发奎对蒋介石的看法和评论,更道出了国民党内的种种秘密,比较了他眼中国共两党及人物的品格,词锋极为犀利。他对蒋介石、宋美龄、宋子文、白崇禧、汪精卫等的批评,都直言不讳。

      本书访谈者以张发奎私人日记、电报、信函、公文为线索,按年代询问张发奎在每个历史事件中的亲身感受与目击真相,且与有关军政人物的访谈记录、历史文献核对考证;译者为书中涉及的风云人物加注了简历,配印了100多幅珍贵照片、作战地图、战斗序列表等。因此,本书史料价值弥足珍贵,堪称20世纪中国历史的缩影,也是一部具体而微的北伐、抗日、国共战争史。


    【作者简介】

      张发奎是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曾任国民党陆军总司令,担任北伐战争中被誉为“铁军”的第四军第十二师师长、军长。抗战时,率部参加了淞沪会战与武汉会战,指挥了桂柳会战及反攻广州之役。

    《张发奎口述自传》目录

    **章 早年岁月(1896年至1920年5月)
    第二章 粤军(1920年5月至10月)
    第三章 在广东的军伍生涯(1920年11月至1925年6月)
    第四章 军队整编:第十二师(1925年6月至1926年6月)
    第五章 北伐中的“铁军”(1926年6月至1927年4月)
    第六章 第二次北伐与南昌暴动(1927年4月至8月)
    第七章 广州政变与广州暴动;隐退(1927年8月至1929年初)
    第八章 从镇压到合作:同桂系的关系(1929年初至1931年5月)
    第九章 政治与旅行(1931年5月至1936年初)
    第十章 闽赣浙皖边区与苏浙边区(1936年初至1937年7月)
    第十一章 淞沪会战与武汉会战(1937年7月至1938年)
    第十二章 第四战区(上)(1938年冬至1939年9月)
    第十三章 第四战区(下)(1939年10月至1944年春)
    第十四章 四战区与越南(1940年至1944年)
    第十五章 桂柳会战(1944年春至12月)
    第十六章 准备反攻(1944年12月至1945年8月)
    第十七章 接收广东(1945年8月中旬至1945年底)
    第十八章 广州行营(1946年至1947年)
    第十九章 内战失利(1947年11月至1950年)
    第二十章 创建第三势力的努力以及类似的牵连(1950年至1962年)
    第二十一章 在香港的日子(1949年6月以后)

    举报收藏 0
    网站首页  |  关于我们  |  联系方式  |  用户协议  |  隐私政策  |  版权声明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网站留言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粤ICP备2021111040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