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 王海洲主编 著
-
定价:
68.00元/本 - ISBN: 9787507847970
- GSBN: GSBN
- 出版社: 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有限公司
- 出版时间: 2020-12
- 印刷时间: 2020-12
内容简介
本书系“北京电影学院中国电影学派研究部2019年学术年会暨中国电影学新锐学者论坛”论文集,共分为4个部分,主题分别为“‘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研究”、“‘中国电影学派’关键概念研究”、“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关系研究”和“中国电影美学的溯源与洄游”。新锐学者如何挖掘并有效运用中国文化艺术传统资源、电影理论与创作发展、提升中国电影质量等问行深入研讨。本书中的相关研一步探索了中国电影艺术的基本规律,为建构具有中国电影自身民族的理论话语,形成具有中国美学文化特质的电影学派,增强中国电影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做出了重要的贡献。
目录
“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研究
中国区域电影学:探讨与实践
——基于拓展“中国电影学派”的研究史博公吴岸杨
《影戏学》:晚清译述传统的延续与中国电影理论的生成
故事与表达:“中国电影学派”代表作品认定的两种面向
中国电影学派:树立理论建设中的媒介认知观
文化“标出”:基于中国电影学派理论体系构建的
―种现实价值探究
短片电影:作为“中国电影学派”的另一面向
“中国电影学派”关键概念研究
的缓慢:试论缓慢电影和国产艺术片
中国电影与中华五色文化蕴意研究
银幕上的崇高客体:当代中国电影艺术中的崇高审美
文化流变
导演思维下的表演意境
——以郑君里作品为例
文人电影:概念辨析与美学归旨
道德、艺术与商业
——论中国电影中的留白之美
中国艺术传统与中国电影关系研究
创新与回归
▁▁中国艺术传统视域下第五代导演叙事演变
从《秋实》创作谈“中国学派”的创新与发展
“思貌赋形”与“缘情绘景”:韩尚义现实主义
电影美术创作观念探微风来四含香
——朱石麟电影中的古典精神与传统文化内涵中国电影美学的一种探索路径:《刺客聂隐娘》
对道家哲学情感维度的演绎及其意义
移植与承袭:《琵琶记》的叙事范式与早期中国
申影
《西游记》题材电影场景造型的审美流变
中国电影美学的溯源与洄游
明星文化与中国电影明星的诞生
:中国诗化纪录片的美学传统
战后戏曲电影的国家和民族文化形象建构及跨境
传播研究
中国无声电影剧作观念的形构研究
身份·理论·策略:战后中国电影民族化表演
考评(1945-1949)
摘要与插图
一、中国电影学派:概念商榷与体系斟酌
自从中国电影学派这面旗帜被树立以来,有不少学者都提出了真知灼见。但在如何界定其内涵和外延,如何确定其研究路径或方法,乃如何遴选其研究对象等方面,目前仍是众说纷纭。尤为关键的是,以下三个问题今还缺乏令人信服的论证。
(1)建构中国电影学派的必要究竟何在?换言之,能够赋予其存在价值或生命力的依据到底是什么?
(2)中国电影学派的基本概念和体系架构应含哪些要素?或者说,该学派的主体内容究竟应当由哪类具体学说构成?
(3)中国电影学派的具体建构路径何在?究竟应当从哪些方面开展研究?
显然,唯有首先阐明上述问题,中国电影学派这个概念才能成立,其建构过程也才具有可操作并朝着正确方向发展。如果这些问题不能得到充分阐释并达成共识,那么建构学派的努力很难真正落到实处。为此,笔者在广泛研读学界论述的基础上①,针对相关问题做了如下思辨。
(一)建构的可能与必要在于“国家个”
尽管自1895年电影诞生迄今,在上从未出现“某国电影学派”的……
点赞 0反对 0举报 0 收藏 0 分享 1